換電只是過渡,快起步分析電動新能源汽車是否會被替代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7年12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16.3萬輛,同比增長55%,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全年累計總銷量77.7萬輛,同比增長53%。其中,純電動銷量14.4萬輛,全年累計銷量65.2萬輛,插電式混動完成銷量1.9萬輛,全年累計12.5萬輛。步入2018以來,各項政策的頒布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了保障。
新能源汽車已經的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肯定,而汽車未來的發展也將會被節能能源所取代。不過目前的電動汽車依舊存在很多弊端,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最大的考慮便是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傳統的充電方式要5-8小時,即使快充也要30分鐘,對比燃油車的能量補給時間相差甚遠。國家和相關汽車也在不斷的部署充電樁,在社區、大廈、商場等都可以看到充電樁的影子。2018年3月7日,國家能源局出臺的《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統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優化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布局,建設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2018年將積極推進充電樁建設,年內計劃建成充電樁60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10萬個,私人充電樁50萬個。
據充電聯盟統計,截至2018年1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225071個,聯盟內成員整車企業采樣車樁相隨信息數據355038條,共計充電樁58萬個。
不過在二三線城市充電樁的部署依舊處于初級階段,新能源汽車想要找到在家以外充電還是存在找不到充電樁的問題。
那么如何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問題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
2017年11月3日,北汽新能源正式發布“擎天柱計劃”,表示將于2022年前,在國內1000個城市建設并運營純電動汽車換電站,并在全國范圍內建成3000座光儲換電站,同時還將陸續投放50萬輛采用換電模式的新能源汽車。換電技術的來臨似乎是解決充電時間慢的一個有效途徑。
新興車企蔚來也是主打換電技術,換電僅需3分鐘。
換電在效率上力壓傳統充電樁,不過換電技術也面臨著許多考驗。在技術上車池分離并不是難題,所以更多的問題在于電池共享。換電就意味著將會給你的車輛裝入一塊來源不明的電池,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并且換電站高昂的費用也將是其面臨的難題。
那么換電站將會如何推廣?
參考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換電站的推廣也將會在出租車和公共交通車輛上使用,然后再逐步進行推廣。
在國際上,換電模式在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亞、丹麥等國已經有了一定的應用和推廣。加拿大多個地區引入電動交通體系,建設充換電服務網絡。在亞洲,東京推出充換電結合的電動出租車運營服務。總體而言,國外電動汽車在能源供給模式的選擇方面充電與換電均占據一定的市場,但目前充電仍是主導,換電模式發展相對滯后。
未來換電技術將會得到推廣,但換電技術只是過渡,電能目前來說只是相對環保,但是依舊是能源消耗,或者我們說電動汽車只是新能源汽車的過渡,未來必將會有新的能源代替電能,而至于是何能源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