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布局“鈉”賽道高性能鈉離子電池項目在津籌建

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推進,新能源行業高速迭代,憑借易開采、成本低、更穩定的特點,鈉離子電池開辟了儲能領域新賽道,其應用發展正在一路“狂奔”。
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日前,天津中電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中電新能源)高性能鈉離子電池項目在天津濱海高新區開始籌備建設。鈉離子電池與傳統鋰電池有何不同?這一新項目將為產業發展帶來怎樣變化?鈉電“新風口”前,天津又將如何抓住新機遇?
和傳統鋰電池相比,鈉離子電池的原材料在全球分布廣泛,開采難度和資源成本都比鋰電池低。此外,鈉離子電池的穩定性和低溫性能也優于鋰電池。業內認為,不論是安全性還是市場潛力,作為傳統鋰電池的技術替代,鈉離子電池在產業發展上都有著可觀前景。
去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出臺多項促進和扶持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發展的意見、方案。機遇和政策雙重加持下,頭部能源企業紛紛搶灘布局。
據了解,天津中電新能源生產的鈉離子電芯正極材料一直在行業領跑,其電芯研發技術水平也保持國內領先,并且具備產業化條件。此次籌建的高性能鈉離子電池項目將建設方型鈉離子電池生產線及軟包鈉離子電芯生產線,計劃2025年竣工。該項目生產的鈉離子電芯能量密度將達到當前國內最高水平。
面對充滿機遇的產業前景,前瞻布局,鏈群融合,吸引高質量項目落地,天津有備而來。
近年來,高新區新能源產業保持高速增長,成為產業創新升級的重要支撐——在全市率先研究制定《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辦法》,因地制宜確定新能源產業發展路線,政策引導、產業培育、應用示范、生態營造全方位發力,引育市場主體和人才,壯大產業規模,引領技術革新;實行企業服務專員制度,“一對一”精準對接,打通為企服務“最后一公里”;搭建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成立國家級研發機構8個、市級研發機構24個,總規模超280億元的13只產業基金引來源源活水。
據了解,天津中電新能源高性能鈉離子電池項目建成后,年產能達到1GWh(GWh:能量單位,1GWh相當于100萬度電),滿產后年產值約5億元,將進一步提升高新區鈉離子電池產業規模。隨著電科藍天、力神股份、TCL中環、國軒高科等一批能源電子產業龍頭企業集聚成勢,高新區細分領域產業鏈條日趨完善,新質生產力正在加速培育。以“新質”促“高質”,我市將進一步加快完善產業鏈布局,打造新能源產業新的增長點。(記者 陳璠)
【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