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六全面實施,新能源汽車或成主流?寶馬戰略官表示不贊同
隨著環保政策的越來越嚴格,國家對汽車尾氣排放的要求也逐漸苛刻起來。國五標準剛全面實施了兩年多,就面臨著國六排放標準的全面推廣,國三車型難逃報廢的厄運。據悉在深圳地區國六排放已經實施一個月了,明年1月份后北京、上海、河北、山西等地也開始實施國六排放,預計到2023年將在全國全面實施。同時油價也跟著噌噌的往上漲,燃油車或面對著新能源車的挑戰。
隨著國家雙積分政策的實施,越來越多的車企紛紛轉向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可能是處于為了填平油耗負積分的目的,比如長城汽車就面臨著40萬負積分的缺口急需填平。也可能是為了搶占新能源的先機的目的。總之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今年前十個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了72.6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一倍。
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要求日趨嚴格,一些研發實力較差的新能源車企逐漸退出。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再像之前一樣混亂不堪,變得井然有序。像自主品牌中的比亞迪、北汽新能源都脫穎而出,快速的發展起來。
之前有很多報道表示,新能源汽車時代即將到來,而且很多合資品牌都紛紛制定了幾年后將不再生產燃油車,將全面生產新能源汽車。這其中包含像豐田、大眾這樣的大品牌,同時還有一些自主品牌也表示將全面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而且甚至有消息傳出,各國已經陸續制定了燃油車限售令。這也導致了很多人認為,新能源汽車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主流。
而寶馬負責發展戰略的Klaus Frlich表示:目前對于電動車的討論已經有點失去理智。Klaus Frlich堅持認為燃油車仍是未來的主流。全球許多國家尤其像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對傳統燃油車的需求目前很大,而且這樣的需求還將持續很長時間。所以Klaus Frlich認為傳統燃油車仍將是寶馬的長期發展戰略。
一些人認為,雖然目前電動汽車的價格相比燃油車要高一些,但隨著電動車的大規模量產,研發成本攤平后,會使得電池成本越來越低。實則不然,當電動車大規模量產后,電池內部的許多稀有金屬會變得更貴,所以電動汽車的成本將永遠比燃油車高。
另外純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問題,充電樁的問題、充電時長問題、電動車電池壽命問題等目前看來都非常的棘手,能否在不久的將來很好的解決?這也成了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