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吃貨”圣地盤點
2021-03-03
5383
0
自從“吃貨”這個詞走紅,無數人一夜間發現自己找到了組織。吃貨的一大特點是別人旅游沖著景點去,他們旅游首先考慮“那里有什么吃的”。 日前CNN在臉書上發起了全球吃貨圣地大調查,外國網友評出了世界十大“美食目的地”,值得慶祝的是,圣地并沒有那么遙遠,這十個地方有八個都在亞洲。 第十名:越南,162票。在越南這個不大的國家,食物的多樣性堪比中國:每個城市,甚至每個社區,做同一道菜的方式都可能大相徑庭。 在西方,最有名的越南食物是春卷和米粉。越南春卷跟中國春卷一樣外酥里嫩,油炸面皮包著菜或肉餡,不同之處是吃越南春卷要蘸調料。 至于米粉——看看加州那隨處可見的pho館子吧。 第九名:希臘,167票。據說,當你實在不知道吃啥的時候,擼串是最不會出錯的選擇——肉穿在簽子上怎么也難吃不到哪去。 希臘的烤肉、奶酪、沙拉跟蔚藍的愛琴海一樣,是這個國家永遠迷人的名片。 而希臘烹調的第一秘訣,就是既香醇又健康的橄欖油。 第八名:印度,205票。 印度美食絕不僅限于各種紅黃綠的咖喱。如果地球上只有一個國家能把素食做的超凡入圣,以至于所有肉食系都心甘情愿的變身草食系,那必定是印度了。 加爾各答的孟加拉風味,喀拉拉邦的濃郁椰子風情,果阿的海鮮……真的,這不是一個只有蒼蠅剩菜的國度。 第七名:中國香港,236票。 其實外國人仍然分不清楚餃子、餛飩、蒸餃和小籠包,他們覺得所有尺寸偏小的、面皮包著餡的食物都叫“餃子”,餛飩是“帶湯的餃子”,小籠是“蒸熟的大餃子”。 不過,這不影響老外們盛贊港式茶點,CNN特別強調:“如果沒在一個吵鬧的廣東餐館吃上一頓不趕正點兒的下午茶,你的香港之行就是不完整的。” 第六名:馬來西亞,265票。 馬來西亞最著名的食物laksa“叻沙”,就是圖中這碗放了不少辣的湯面。對于無辣不歡星人,這碗面保證過癮。 同時它還擁有一副七十二變的好身手:有酸辣湯版,有魚蝦海鮮版,還可以做成咖喱版。 第五名:日本,443票。 CNN信誓旦旦的說,在日本吃不好是不可能的——壽司好吃,鐵板燒好吃,就算廚師什么烹調功夫也不做,把生魚切一切給你端上來倒點醬油,也很好吃。 不過,對于肉食系老外,最棒的日料依然是Kobe牛扒。 第四名:泰國,470票。 據說泰國人見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話也是“你吃了嗎”,可見這個國家對食物的激情。 泰式烹調也經常使用植物香辛料,青檸汁、魚露、咖喱、薄荷葉、洋蔥、木瓜和諧的在飯桌上搭起一座南亞雨林。 ? 如果有什么食物讓美國人放棄肯德基,那就是泰國的這款了。 CNN表示“只要你吃過了這種名叫gai tod的炸雞,你就再也不想踏進肯德基一步了。” 這種食物在曼谷隨處可見,通常配一種辣醬和一種甜醬任君選擇。 第三名:意大利,810票。 據說,番茄醬、披薩和甜品是意大利貢獻給世界的最好財富。 事實上很多所謂“意式”的海外餐廳,在意大利人看來根本就不是意式,就算他們自己,也對什么是“意式”有不小的爭議。 比如通心粉放不放雞蛋,使勁擱黃油還是加一點點橄欖油,這種較真的辯論堪比著名的甜咸豆腐腦之爭。 ? 連美國人自己都不認為“American Cheese”是什么好東西。 世界上最好的奶酪無疑在意大利,圖中這種“奶酪之王”產自Modena,口味微咸,醇香濃郁,耗時24個月才能制作出來。 ? 第二名:菲律賓,1528票。盛產海鮮+熱帶水果的地方怎么可能沒有好吃的! 雖然毛鴨蛋這種口味過重的食物大多數人接受不了,但菲律賓大大小小7000多個島上,總有一些美食能讓你大快朵頤。 比如最有名的烤乳豬,還有家家會做、地位堪比中國紅燒排骨的Adobo。 第一名:中國臺灣,8242票。 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得票數的巨大懸殊顯示出老外們有多么愛臺灣菜。 臺灣美食融合了閩南、潮州、傳統福建菜,甚至還帶有一些些日本料理的禪意,信奉簡單的烹飪哲學。 CNN特別強調,在臺灣,每餐要吃得少——但是一定得多吃幾餐。 ? 你確定這是世界十大?不是亞洲?話說為毛沒有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