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展凸顯電動汽車競爭激烈
全球和中國的汽車制造商計劃本周在上海車展上推出十多款新型電動suv及轎車,這是他們四年來首次在一個已經成為開發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汽車和其他技術的車間的市場舉行全面銷售活動。
在這個技術規模最大、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上,汽車制造商競相推出速度更快、更豪華、功能更齊全的電動汽車。在接受國家數十億美元的補貼之后,中國電動汽車在一個新興行業也獲得早期領先地位。全球知名品牌面臨來自中國對手的激烈競爭。
自2019年以來,高管們首次從美國、歐洲和日本飛來中國,參加世界上最大的車展。去年12月,阻止大多數人進入新冠限制措施被取消。疫情期間,汽車行業最大市場的車展照常舉行,但規模較小。國際品牌的參展主要有中國業務員工代表。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去年購買了540萬輛純電動汽車,約占全球800萬輛汽車總量的三分之二,另外還有150萬輛油電混合動力車。這超過了汽車總銷量2360萬輛的四分之一。今年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將再增長30%。
“消費者對汽油車失去了興趣,這是外國品牌在中國競爭的最大挑戰,”LMC Automotive行業分析師John Zeng表示?!八麄儗⒉坏貌徽故舅麄冏詈玫碾妱悠嚠a品?!?/span>
雖然政府支持正在逐步減少,并通過要求汽車制造商為電動汽車銷售賺取積分,將負擔轉移到汽車制造商身上。制造商們正在投入數十億美元開發車型,以便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在價格和功能上具有競爭力。許多公司正在結成伙伴關系,以分擔飆升的成本。
上海車展2023充滿了巨大的上海展覽中心,這座150萬平方米(1600萬平方英尺)的次大陸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之一。

德國最暢銷的汽車品牌大眾汽車公司表示,該公司計劃展出28款車型,其中一半是電動車型。大眾表示將首次推出ID.7豪華轎車,這款轎車充一次電可行駛700公里(435英里)。
與特斯拉爭奪全球銷量最大電動汽車制造商頭銜的中國比亞迪汽車表示,將首次展示旗下豪華品牌(Yangwang)旗下的U9超級跑車。這家汽車制造商表示,標價100萬元人民幣(14.5萬美元)的U9可以在兩秒鐘內從0加速到100公里/小時(60英里/小時)。
中國的汽車銷量在2017年達到2470萬輛的峰值,但在2020年暴跌至2020萬輛,原因是為了遏制COVID-19,經銷商關閉了。而目前它們正在恢復,但尚未恢復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政府對電動汽車發展的支持,是通過將中國轉變為盈利技術的創造者來獲得財富和全球影響力的計劃的一部分。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在2023年的前三個月,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同比增長26.2%,至160萬輛。純電動汽車銷量增長14.4%至12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增長75.1%至43.3萬輛。
在銷售增長放緩后,特斯拉和其他一些品牌從1月份開始將價格下調了5%至15%,不過與疲軟的美國和歐洲市場相比,這一水平仍然強勁。對這個擁有數十個羽翼未豐品牌的行業面臨的壓力,可能會迫使規模較小的汽車制造商合并或破產。
與美國一樣,中國也是開發自動駕駛出租車和卡車的領導者。
以搜索引擎運營商著稱的百度,是包括小馬智行在內的最著名的開發商。擁有沃爾沃汽車、蓮花和北極星的吉利集團宣布了衛星連接自動駕駛汽車的計劃。網絡設備制造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正在研發自動駕駛采礦和工業車輛。
2022年,百度和小馬智行在北京獲得了中國首個提供自動叫車服務的牌照,并配備一名安全司機,以便在緊急情況下接管。18個月前,Alphabet Inc.旗下的Waymo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啟動了無人駕駛叫車服務。
Canalys的杰森?洛(Jason Low)表示:“我們看到政府提供了非常強勁的支持?!?/span>
在車展上,中國品牌計劃展示其新款M5 SUV,該SUV采用了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自動駕駛技術。這家電信設備制造商正在向汽車和其他行業擴張碾壓了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中國市場如此之大,連以咆哮、汽油發動機為最強賣點的品牌都在擁抱電動。
寶馬公司表示其在上海車展上的全車陣容將實現電氣化。這家德國運動奢侈品牌表示將推出兩款新車型,i7 M70L 和 XM Red Label,并首次在中國展示其 M760Le。
以使用高性能法拉利發動機而聞名的Stellantis (STLA) 子公司意大利瑪莎拉蒂計劃推出其首款電動 SUV,并表示其電動跑車將在亞洲首發。
在高端市場與特斯拉競爭的中國豪華電動汽車品牌蔚來汽車.,計劃展示其最新款SUV ES6。它承諾一次充電可行駛 610公里(380 英里)。
梅賽德斯奔馳計劃在其豪華邁巴赫品牌下推出一款電動SUV和兩款SUV。該公司還與比亞迪汽車和吉利集團建立了電動汽車合資企業。
豐田表示,它計劃在其 bZ 系列零排放汽車中推出兩款新車型。日產計劃展示其Max-Out電動敞篷概念車。本田為其以中國為重點的電動品牌推出了一款新原型車。
LMC 的 Zeng 表示,盡管有這些投資,西方和日本品牌需要在電動汽車開發方面更加積極,以跟上中國的快速發展。他說,在沒有中國人參與的情況下,許多人在國外創建模型的時間太長了?!八麄儙У街袊哪P驮诰毩晥龊驮O備上落后于中國模型三四年,”曾說?!八麄儽仨殞W會在中國為中國設計和測試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