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邁向超充時代
超充時代,真要來臨了嗎?
今年3月,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新能源汽車便捷超充行動計劃(2024—2025年)》,提出構建以超充為主體、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利用兩年時間建成超充站2040座,跑出了超充時代省級樣板建設的第一棒。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崛起,然而用戶普遍感覺的“充電慢”依然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一環。因此,以大幅提升純電動汽車補能速度為目標的超級快充技術(簡稱“超充”),被寄予厚望。
這兩年,從廣州提出建設“超充之都”,海南提出打造“超充之島”,到深圳提出建設“超充之城”,再到重慶意欲打造“省級超充樣板”,多地出臺相關政策,加速超充建設。超充設備商、整車制造商、電池供應商紛紛入局,推動超充產業鏈持續升級。據相關機構預測,2026年800V以上高壓車型銷量占比有望過半,將為超充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但也要看到,短期內建設超充網絡并非一蹴而就。當前,超充車型發展規模仍處于起步爬坡期,超充試點運營的商業模式尚不清晰,超充站(樁)建設發展對電網接入能力也帶來相應挑戰。充電技術的變革,離不開車與樁的“雙向奔赴”,更離不開超充生態的加速構建。

如同中國高鐵穩居世界第一的背后,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密碼。迎接超充時代的到來,同樣需要堅持系統思維,加強總體設計,從社會整體效益的高度進行統籌謀劃。
敢于先行先試,更要善作善成。重慶的超充行動計劃以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適度超前,創新融合等為原則,任務明、落點實、標準高。既提出了整體推進的時間表,又為各區縣分解任務明確了路線圖。既有超充站(樁)建設量的要求,又有合理選址布點、優化建設時序、加快先進技術應用等質的考量。業內認為,超充行動計劃最大的看點在于考慮到了商業閉環,為實現優質土地資源與優質運營主體間的合理匹配搭建起了強大的底層邏輯,鼓勵頭部運營企業和設備供應企業更優發展,為后續全國范圍超充網絡建設樹立了標桿。
不難預見,在“重慶樣板”的基礎上,各地區將緊鑼密鼓科學規劃超充產業建設,構建便捷超充生態。只有推動基礎設施適度超前布局,打破產業發展禁錮,才能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突破式升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實現超充的未來,不會太遠。
責任編輯:余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