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新能源汽車之都”,創新在合肥上演“加速度”
09/28 08:00
新京報
1516
0
從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和智能網聯汽車創新高地,到新能源汽車產量躋身全國前五,再到推動龍頭企業加快“走出去”,被合肥列為“首位產業”的汽車產業,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不斷“換擋提速”。
目前,合肥市已培育、引進大眾、比亞迪、蔚來、江淮、長安、安凱6家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集聚國軒高科、中創新航、巨一科技等500多家配套企業。
瞄準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賽道,合肥一路疾馳。
近日,合肥市委網信辦和新京報貝殼財經聯合舉辦的“新質生產力合肥調研行”走進合肥汽車產業鏈企業,感受這座“新能源汽車之都”的創新活力。
整車企業相繼落戶,產業澎湃新動能
黃色的機械臂上下揮舞,無人搬運車穿梭不停,焊裝線火花四濺,配備了高精度傳感器和先進機器視覺系統的焊接機器人正在精準焊接車身部件……
在位于合肥經開區的大眾安徽智能電動汽車生產基地,配備的約1200臺機器人正在忙碌,車身車間自動化率達96%,是大眾汽車在中國自動化率最高的車間。
基于大眾集團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打造純電動汽車,滿產狀態下這座工廠平均每分鐘即可下線一臺新車,盡顯“中國速度”。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整車制造基地圖。圖/車企供圖
“受益于安徽本地資源集成,研發中心可以將德國大眾基因與100%中國制造在全研發流程中完美融合。”9月20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首席技術官、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吳博銳在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上表示,通過成熟的本土研發中心和強有力的本土研發伙伴,大眾汽車將全面推進“在中國,為中國”的中國研發和智造。
作為全球汽車行業巨頭,大眾集團將安徽合肥作為向新能源汽車時代轉型的重要支點,在與合肥的互動中持續推動新能源產品攻勢。
從項目落戶合肥開始,三年時間內大眾在安徽建立了一座全新的智能電動汽車中心,構建了涵蓋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領域的完整新能源汽車價值鏈。
對于中國車企,合肥同樣也是必爭之地。
2020年4月,蔚來將中國總部落戶合肥經開區。扎根合肥,四年來蔚來已陸續完成研發、銷售服務、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自動駕駛等多項核心業務主體新設或遷移。
在經開區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蔚來制造基地工廠內,幾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只有巨型機械臂和機器人在生產線上運作。據工作人員介紹,從收到用戶訂單到整車下線,僅需要14天。

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圖/車企供圖
依托合肥,蔚來第50萬臺量產車今年5月在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下線,全球化戰略和品牌多元化布局也正依托其位于合肥的先進制造基地來逐步實現。
以大眾、蔚來為代表的整車企業落戶及加碼投資合肥,對合肥的營商環境和發展前景充滿期待,這是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圈的吸引力。
整零協同,促進汽車產業鏈提質
汽車產業是安徽的“首位產業”,合肥市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和智能網聯汽車創新高地。
依托大眾、蔚來、江汽、比亞迪等車企整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資源,合肥形成了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整體布局。
如今,合肥不僅是大眾汽車的生產基地,而是除德國總部之外,全球第一個新能源汽車研發、創新和零部件采購中心。
大眾安徽布局合肥之后,48家供應商也跟隨大眾安徽落戶合肥及周邊區域,在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的大眾安徽供應商園區內,聚集著多家電池和零部件供應商。

大眾一汽平臺零部件有限公司。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攝
在大眾一汽平臺零部件有限公司,全部生產線正“火力全開”,生產新能源汽車后副車架懸架、角膜塊總成、前副車架等汽車關鍵底盤零部件,每小時可下線32臺汽車底盤。
產業集群協同發展不僅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也正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企業轉型升級。
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契機,合肥恒信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開啟轉型,研發了變速箱用電子油泵、電子雙聯泵、電子換擋執行器、電子駐車執行器、熱管理模塊、氫燃料電池電堆歧管等一系列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產品。
客戶訂單下達一小時之內,上述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就可以送達比亞迪、上汽、奇瑞、吉利等客戶的總裝車間。
為了滿足更多生產需求,合肥恒信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秘書葛良偉介紹,二期項目總投資5億元,主要生產新能源汽車零部件,10月份即可以實現投產,預計將增加銷售收入超4.5億元。
“向新而行”,以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是合肥轉型升級的重要成果,也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生動體現。
2023年,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企業營收約3500億元。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74.6萬輛,同比增長1.43倍,占全國總量超8%,產量躍居全國城市前5位。
2024年上半年,合肥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35.44億元,其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5%。出口走俏增長勢頭強勁。1-8月合肥市新能源汽車出口45.7億元,同比增長2.6倍。
在整車制造方面越來越有底氣的合肥,在“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路線圖”。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整車產能突破300萬輛,培育百億級企業10家,實現產值和產量躍居全國第一方陣的具體目標。
為助力安徽汽車“首位產業”建設,聚力打造“國際一流新能源汽車之都”,9月29日至10月5日,2024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將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合肥駱崗公園開展。
此次車展將創新采取 “雙主會場+縣區聯動分會場” 的展會布局,展出超100個品牌的1000余輛車型,首發首秀車型或技術不少于20款;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設施、汽車金融、汽車改裝等內容也將同步亮相。

2023年9月舉行的首屆合肥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吸引了95個汽車品牌的1000余輛車參展。
這是合肥連續第二年舉辦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也是其為推動汽車產業發展和技術交流打造的重要平臺。
在為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助力方面,合肥印發了《合肥市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實施方案》,試點建設發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合肥樣板;印發《合肥市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實施方案》,探索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統籌推進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同時拓展場景應用,優化產業服務,合肥目標打造“政府引導、統一監管、合理布局、適度超前”的公共充電網絡,打通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
多鏈融合、鏈群結合,一個涵蓋全鏈條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在合肥逐漸形成。透過這個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實景圖,迸發的是合肥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文/張冰
編輯/岳彩周
校對/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