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賽道多重利好能鏈智電等受國際知名投行麥格理關注
近日,澳大利亞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七的投資銀行麥格理發布《中國電動汽車下游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中國電動汽車下游市場,包括充電服務、儲能市場、EPC服務市場等規模、技術、當前主流企業進行了介紹和展望。在充電服務領域,《報告》認為,中國公用充電量將從2022年的13,600 GWh增長至2030年的338,000GWh,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9%,實現8年24倍以上增長。
國際資本的看好只是新能源產業鏈下游飛速增長的一個側寫,伴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高,與之配套的能源、充電服務、儲能、EPC服務等產業鏈上下游都在迎來發展的黃金窗口期。作為新能源車普及的重要推手,政策層面的利好的不斷釋放,也為新能源車產業鏈,尤其是下游充電服務的狂飆突進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剛剛結束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著重強調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議題,會議指出,要聚焦制約新能源汽車下鄉的突出瓶頸,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創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確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續”。而稍早之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同樣指出“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這是關于發展充電樁等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最高要求。
政策支持,資本青睞,規模龐大,充電服務市場作為熱門賽道也逐漸從早期的探索階段開始向集中化、規模化、商業化的階段邁進。《報告》指出,中國作為一個處于全球公共充電前沿的獨特市場,目前已有多種商業模式和參與者達到規模化且具備盈利能力。
《報告》還以國內新能源服務商能鏈智電(NASDAQ:NAAS)為代表進行了商業模式分析介紹。能鏈智電通過與第三方充電應用快電的戰略合作,借助輕資產路線,實現業務的快速擴張,目前成長為中國連接充電站、充電槍數量最多的企業之一。報告顯示,截至2023 年 3 月,能鏈智電已連接57.5萬把充電槍,占全國公共充電樁的29%。
伴隨著利好政策的持續出臺和資本的加速入場,充電樁、充電站等扮演新能源汽車的“輸血站”角色的商業業態,或將在未來釋放出更大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