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是污染的幫兇?快起步帶你走進新能源!
這幾年中國發展速度飛快,國民生產總值一度躍居世界前列。而為了處理發展中遺留的問題和貫徹長期發展戰略,現在中國在大力推行環保意識。似乎一覺醒來,所有人都在告訴我新能源是未來的大趨勢,而這種意識似乎是被快速統一的。
未來將是新能源趨勢似乎已經達成了共識,那么未來的能源消耗主體將怎樣做到環保呢?
快起步是“玩”車一族,所以咱自然繼續從車說起。現在一提起新能源汽車似乎都會與電動掛鉤,形成了一種新能源汽車即為電動汽車的錯誤認知,新能源是指較新研發以代替原先傳統高污染的石油、柴油的能源體系,包括了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核聚變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相對于傳統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儲量大的特點,對于解決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重點在于這里,污染少是新能源的一個特點,而并不是所有新能源都不污染。舉例說明:按照現在新能源汽車來看,電能汽車在95%以上。汽車只需充電將能夠保持自己的續航,似乎很環保很節能,BUT,現在世界電量的生產幾乎都以燒煤的方式,燒煤是主要的污染來源之一,那么一切又回到原點,使用電=造成污染。
那么為何中國乃至世界都要推行新能源汽車呢?或者說純電動占據高比例的新能源汽車呢?其實很簡單,電能的來源途徑非常多,而燃油汽車只有一種途徑。眼光放長遠來看,未來的電能的生產必然傾向于更環保的生產方式,而電動汽車的使用電量更是人們日常用電的一部分而已,所以相對于燃油車,電動汽車在未來的發展將會更占據優勢。其二,排放問題,這個不必多少。其三其實是能源安全的保護,中國燃油大部分靠進口,而電能中國自己可以生產,這也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話說回來,那么未來的能源消耗主體將怎樣做到環保?
現在不斷有人開始熱議燃料電池,5月11日上午,李總理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陪同下,來到位于苫小牧市的豐田汽車北海道廠區參觀考察。值得關注的是,在參觀氫燃料電池車“MIRAI”時,李總理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趣。
來源于網絡
豐田汽車是極具野心的企業,研發并公布了自己燃料電池的5000多項專利,似乎對于自身在燃料電池領域有著極高的自信,對此先不做評論,我們先來看一下燃料電池:一般以氫氣、碳、甲醇、硼氫化物、煤氣或天然氣為燃料,作為負極,用空氣中的氧作為正極.和一般電池的主要區別在于一般電池的活性物質是預先放在電池內部的,因而電池容量取決于貯存的活性物質的量;而燃料電池的活性物質(燃料和氧化劑)是在反應的同時源源不斷地輸入的,因此,這類電池實際上只是一個能量轉換裝置。這類電池具有轉換效率高、容量大、比能量高、功率范圍廣、不用充電等優點。
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氣一次最多可跑700多公里,時速最高140~150km/h。能量轉化效率為60~80%,大概是內燃機的2~3倍。此外,氫燃料電池還有噪音小、加氫時間短,其燃料氫氣來源廣泛、可再生等優勢。
總結來看,燃料電池也可以說是氫氧燃料電池能夠做到的便是氫進水出,氫氣進入然后排放出水。
這樣來看對比電動能源汽車似乎燃料電池汽車更占據優勢。而這樣想的似乎并不止一個人,日本大力發展能源汽車同時對電動汽車并無興趣,但是對于燃料電池車每一輛日本政府都會給予28500美元補貼,所以在日本似乎更加看好燃料電池汽車。
BUT,又來了,燃料電池這么牛為何在中國卻寥寥無幾?那便是它有一個致命缺點——造價超昂貴!每輛燃料汽車的造價超過150萬人民幣。
放眼看去,未來新能源的發展似乎是燃料電池更勝一籌,但是結合當今社會發展和燃料電池還尚未成熟的情況下電動能源更適合當下環境的發展,換句話說電動能源是新能源發展的一個過渡期,是更適合當下環境的產物。
而未來真正環保的是燃料電池么?而真正環保的又是什么能源?這些問題只有靠時間給我們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