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中國提高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對主要行業影響不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倫敦9月26日訊(記者宋潔 蔣華棟)9月26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表示,日前,中國政府提高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目標引發各方關注。至2025年,中國計劃將新能源汽車 (包括純電動、燃料電池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在總銷量中占比提高至20%以上,這一目標將令中國汽車制造商承壓,但對其他行業的影響較為有限。
??穆迪副總裁/高級分析師王穎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相關投資成本的不斷提高,通過成本節約來抵消上述成本的難度較大,尤其在新市場進入者不斷加劇競爭的背景下汽車制造商將受到影響。
??王穎補充道:“其他行業受到的影響不一且有限,其中汽車資產證券化行業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大,而一些化工品行業因為新能源汽車電池需求不斷增加而受益。
??目前,新能源汽車僅占2017年中國總汽車銷量的2.7%,至2025年將這一比率提高至20%以上的目標看似較高,但穆迪認為這一政府目標是可實現的,依據是政府可通過政策影響供求關系、中國的汽車普及率較低、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潛力強勁,以及隨著產量提高及技術發展新能源汽車價格將呈下降的趨勢。
??就行業而言,穆迪表示,隨著燃氣發動機需求減少,一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將面臨不利的
??信用影響,而其他零部件供應商面臨的影響將較為有限,原因是他們的產品也適用于新能源汽車由于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整個汽車市場中的份額仍較小,中國煉油企業受到的負面信用影響將較為有限鋼鐵制造商受到的影響將不大,原因是與汽車行業相關業務的規模較小。
??大型采礦企業面臨的影響也較為有限,原因是產品組合較為多樣化,與新能源汽車市場相關業務的規模較小新能源汽車將提高電力需求,但增量需求相對較小,不足以對電力公用事業公司的財務和信用指標構成影響。
??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車需繳納的稅收和費用均低于傳統汽車,地方政府與汽車相關的收入將下降,但該部分收入在地方政府總收入中的占比仍將較低。
??此外,與基礎資產為內燃發動機汽車的證券化項目比,基礎資產為新能源汽車貸款及租賃合同的項目風險較高,原因是后者的剩余價值風險較高,貸款與價值比率較高,借款人信貸質量較差,以及發起人缺乏相關領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