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趕的新能源汽車領導者會不會對燃油車實現全面取代?
據比亞迪最新銷量數據顯示,6 月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為 40116 輛,同比增長 207.1%。這不僅讓比亞迪問鼎當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第一寶座,更占據著當月新能源汽車市場 17% 的份額。
在線下終端市場,搭載 DM-i 超級混動的車型更是出現了一車難求的局面。數據顯示,DM-i 超級混動車型訂單已經超過了 10 萬輛,提車需要等待 3 個月以上的時間。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插混車型有著先天的優勢——既可節能減排,又可解決純電動汽車里程焦慮問題,已成為汽車低碳化方向的重要突破點。

而后,比亞迪在 2013 年和 2018 年又分別推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 DM 技術。而且將百公里加速時間縮短至 4.3s,綜合油耗也控制在了 1.6L/100km。



值得一提的是,DM-i 超級混動的 IGBT 模塊相比 DM 一代 IGBT 模塊,更實現了完全自主制造,散熱方式由平板散熱升級為 Pin-Fin 散熱,壽命從 6-10 年提升至 10-15 年,重量從 2460g 降低至 1690g,體積從 1.92L 降低至 0.57L。EHS 電混系統的 IGBT 模塊數量也從 DM 一代的 6 塊減少至 2 塊,在性能提升的同時,進一步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
消費者在駕車過程中,也可以感受到 DM-i 超級混動的獨特優勢,在 EV 模式下,靜謐、平順、零油耗等純電動車所有的一切優點都可以充分體驗;在 HEV 混動串聯模式下,只需要 18% 的串聯工況就能讓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保證電機驅動車輛的同時對電池進行充電,極大地提升了能量利用率,即使虧電情況下的油耗也僅為 3.8L/100km、綜合續駛里程能夠達到 1245km;在 HEV 混動并聯模式下,發動機和驅動電機則會同時驅動車輛,能夠提供卓越動力,此時百公里加速僅為 7.3s;當在高速路段,發動機處于一個高效的轉速區間時,就會激活發動機直驅模式,此時燃油經濟性更高。
不難看出,消費者之所以熱衷于購買搭載 "DM-i" 超級混動技術的產品,其快、省、靜、順、綠的產品優勢不容小覷。
"DM-i" 正在降維顛覆燃油汽車
此前,我國提出要在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對于汽車行業而言,能效標準、電氣化等,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支柱,這也迫切需要我國加速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變。
在此之中,插電式混動汽車不僅有利于促進發動機、變速箱產業鏈的延續和升級、同時也是對石油能源的延續。對于消費者而言,更能夠培養他們的充電習慣,讓他們逐步適應電動汽車的駕乘體驗。
相比于受續航里程、基礎設施等制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動可謂新能源汽車的軟著陸。更重要的是,比亞迪 "DM-i" 超級混動憑借超低油耗、靜謐平順、卓越動力三大賣點,以及與同級別外資燃油車相仿的購置落地價,或將重塑插電混動車與燃油車之間的競爭關系,改變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看法,降維顛覆燃油汽車。新能源領導者一直在前進
從 2008 年第一代 DM 技術出現開始,比亞迪不斷深耕 PHEV 領域,如今 "DM-i" 超級混動的應用,標志著整車全面電驅動的到來。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產品規劃及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DM 技術總設計師楊冬生"DM-i 的出現,將加速推動新能源車對燃油汽車的替代。" 如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產品規劃及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DM 技術總設計師楊冬生所言,EHS 的推出,將助力中國傳統汽車產業實現平穩過渡和彎道超車。
對于中國汽車行業和中國品牌而言,"DM-i" 超級混動不斷突破 PHEV 技術壁壘,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勢必會帶動起中國汽車行業研發 PHEV 技術的整體速度。"DM-i" 超級混動的問世,也意味著在技術層面中國品牌已經直抵外資品牌 " 腹地 ",在核心技術上真正做到了世界前列水平。
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導者,比亞迪有責任與義務率先行動,實現節能減排,并樹立起新的企業責任形象。當然,隨著搭載 "DM-i" 超級混動的秦 PLUS、宋 PLUS、唐的上市,中國品牌插電混動產品到達了諸多外資品牌也難以觸及的 " 金字塔尖 ",代表了目前中國汽車工業在 PHEV 領域的最高水準。
7 月 25 日,探秘比亞迪超級混動核心技術—— EHS 電混系統品鑒會在深圳舉行那么,"DM-i" 超級混動究竟會不會對燃油車實現全面取代?剩下的就交給市場表現吧,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