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如何發展、以舊換新如何促消費,這場論壇給出答案
2023年,中國汽車行業產銷兩旺,新能源車發展迅猛,給2024年開局帶來新的希望和更高起點。同時,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產業也進入了新階段,技術與商業創新更加活躍,國際競爭更加激烈,跨界融合更加深入。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2024年工作時,要求“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
3月15日至17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召開。在高層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表示,“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以持續的科技創新引領,帶動產業高質量轉型升級,培育高素質人才成長,催生高水平開放市場,形成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質生產力。”

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離不開國家層面政策體系的引導和支持。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等多部門就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齊發聲,釋放了多重利好信號。
汽車產業電動化趨勢不可逆轉
近期,國際車企放緩電動化戰略引發關注,這是否會影響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趨勢?
萬鋼表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總體增長迅速,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新高,達1465.3萬輛,同比增長35.4%。
“中國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探索了一條成功之路,不僅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也通過持續技術創新,不斷培育新質生產力。”長安汽車總裁王俊表示,“全球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不會發生改變。”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勢頭不可逆轉。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也提到,“新能源汽車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新生事物在中國市場變革的速度和效率比國外要快,我國新能源汽車處于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期。伴隨研發力度的持續增強,新車的投放數量快速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變革進度持續深入,正在突破迭代的臨界點。
“有一些跨國車企集團放慢了電動化的腳步,甚至有人擔心新能源汽車會不會變成中國的獨角戲。”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在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局面時表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代表的是更先進的新質生產力,和傳統燃油汽車之間絕非簡單的替代關系,而是全方位的進化。
談及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萬鋼建議,要繼續保持產業政策的穩定性和市場發展的可持續性,統籌推動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基礎研究和前瞻探索,鞏固和加強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市場運營和創新引領能力。
預計今年汽車銷量增長5%左右
“開展汽車以舊換新”,3月13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組織開展全國汽車以舊換新促銷活動,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開展促銷活動。這是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大宗消費”后,推動汽車以舊換新的一項重磅政策。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高層論壇上表示,今年商務部將以實施汽車以舊換新為重點,聚焦全產業鏈、全過程壯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盛秋平表示,將深入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打好政策組合拳,著力建立起“去舊更容易、換新更愿意”的有效機制,推動汽車換能,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車、節能型汽車銷量的占比,統籌支持全鏈條各環節,更多惠及消費者。此外,將提升新能源在用車動力電池檢測評估能力,加快活躍新能源汽車二手市場,推動提升新能源汽車社會化維修服務能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認為,預計今年國內汽車需求小幅增長,增速有所回落。“去年增速略高于潛在增長率(3%-5%),未形成透支,抑制需求將繼續釋放,預計今年全年銷量增長5%左右,其中,國內銷量增長3%-3.5%。”
王青表示,今年汽車市場增速在很大程度上仍將取決于出口增長情況,從國際經驗看,從效率和壁壘兩方面考慮,汽車出口大國一般會從整車出口轉向全球布局,維持在450萬-470萬輛,占全球汽車產量比重穩定在5%左右。
“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繼續保持高增長,我們維持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國內市場占有率將達到50%的判斷,對燃油汽車的替代效應會繼續增強。”王青稱。
談及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CEO盧放表示,不主張通過打價格戰提高市占率,“價格戰不是常態,最終要回到產品和服務的本質上來,回到用戶的體驗和品牌的價值觀上來,回到長期創新上來。”
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也提到,車企應該在技術、產品、營銷、服務和價格上進行競爭,有底線,倡議中國汽車品牌“不要黑手、要多攜手”。他表示,預計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首次超過50%。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