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宣布召回超8萬輛進口及國產電動汽車,涉及這些車型
面對中國市場上電動汽車滲透率極速增長,通用汽車開始加快推出基于全新奧特能平臺的電動車型以追趕外資品牌和中國品牌的步伐。11月22日舉行的通用汽車科技日上,通用中國及上汽通用宣布了從加快新車型導入、加強本土化研發、新建生產基地、完善銷售和售后服務體系等一系列措施。但奧特能電動車能否在中國市場一炮打響仍是未知數,至少不會立竿見影。
通用汽車目前在中國銷售的純電動車型包括別克微藍6(參數丨圖片)、微藍7、凱迪拉克LYRIQ銳歌、雪佛蘭暢巡。其中,銳歌是基于全新奧特能平臺的產品,其他幾款車都是所謂的“油改電”產品。
與大眾汽車相比,通用汽車目前在中國市場上的電動汽車產品太少,銷量相差巨大。大眾汽車除了銷售寶來純電、朗逸純電、高爾夫純電以外,還銷售ID.電動車系列中的ID.3、ID.4和ID.6(絕大多數是ID.系列)。交強險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電動汽車上險量為114749輛。同期,通用汽車只有27358輛。其中,別克微藍6最多,達到20424輛,其次是雪佛蘭暢巡的5508輛,別克微藍7只有549輛。
基于奧特能平臺開發的全新電動汽車大量上市后能幫助通用汽車扭轉局面嗎?筆者認為這個問題目前還是未知數,至少不會立竿見影。以大眾汽車的經驗來看,ID.系列電動車雖然也是基于全新純電平臺開發的車型,但由于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的體驗不及中國品牌,在初期并未引起用戶的興趣,隨著時間推移,它們在續航里程、整車和電池安全、品質管控方面的傳統優勢開始為用戶所看重,隨著市場推廣力度加大、和完善的銷售及售后服務體系支持,銷量逐漸增加。
大眾ID.系列電動汽車從默默無聞到走上正軌經歷了一年多時間,這個過程也是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和人們的消費心理逐漸成熟的過程。隨著電動汽車滲透率越來越高,更多消費者涌入,他們不像早期的電動汽車用戶一樣屬于嘗鮮者,而是更加理性的消費者,既會被造車新勢力推出的令人眼花繚亂的花哨功能和傳播策略所吸引,也非常看重安全、品質、做工、駕控這些傳統價值,因此,大眾的ID.系列電動汽車盡管智能化體驗不盡如人意,但銷量也節節攀升。預計通用汽車推出的電動汽車也將經歷這個過程,但它所要經歷的過程可能會比大眾汽車短一些。
國產+進口雙管齊下,奧特能平臺純電產品大爆發
11月22日的通用汽車科技日上,通用旗下四大品牌都展示了基于奧特能平臺開發的最新純電車型,包括GMC純電悍馬超級皮卡、凱迪拉克LYRIQ銳歌、全球首秀的雪佛蘭FNR-XE 純電概念車、以及別克Electra-X純電概念SUV。
除此之外,目前已知的基于奧特能平臺的產品還包括GMC Sierra EV電動皮卡、GMC純電SUV、凱迪拉克CELESTIQ、Cruise Origin自動駕駛共享車型、雪佛蘭Silverado EV、BrightDrop純電物流車等多款車型。
奧特能全球電動車平臺已經在中國落地并通過上汽通用實現國產,繼首款車型凱迪拉克LYRIQ銳歌之后,通用汽車計劃在2025年底前在中國推出超過15款基于奧特能平臺打造的純電車型,全面覆蓋旗下各大品牌。
凱迪拉克LYRIQ銳歌后驅長續航版已經于今年9月底開始交付。交強險數據顯示,凱迪拉克銳歌10月份的上險量為867輛。LYRIQ銳歌四驅性能版將于12月下旬開始交付,預計銷量將進一步增加。
據上汽通用消息,別克首款奧特能平臺的大五座純電SUV將在今年底亮相,明年上半年上市交付;雪佛蘭首臺奧特能平臺量產車型將在明年年底前上市交付。加上凱迪拉克和別克第二款奧特能車型明年也會上市,2023年上汽通用汽車共有4款全新奧特能平臺車型與消費者見面,未來5年三大品牌累計超過10款純電產品落地。
除國產車型外,通用汽車旗下生活方式平臺道朗格將通過進口方式引入標志性車型。在今年第五屆進博會上道朗格剛剛宣布凱迪拉克CELESTIQ純電超豪華旗艦轎車將成為其第一款進口的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純電車型以外,未來兩年內,上汽通用還將推出新一代油電強混技術和插電式混動技術,進一步豐富綠色節能產品型譜。
全新軟件平臺明年上線,全面提升智艙和智駕體驗
2023年,通用汽車全新的“軟件定義汽車”平臺即將在北美和中國同步推出。奧特能平臺電動車100%采用VIP智能電子架構,實現車輛多模塊的OTA并行刷新,升級內容更豐富,升級速度更快,能確保用戶能夠獲得最創新的體驗和新技術的應用。基于全新軟件平臺,上汽通用汽車將集廣大開發者之力,打造更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車聯功能和云端服務。
智能座艙領域,由通用汽車與泛亞汽車技術中心聯合開發的全新一代VCS智能座艙系統已經搭載在凱迪拉克LYRIQ銳歌和別克世紀兩款車型上。該系統采用高通驍龍8155芯片,最高9K超高清的超大尺寸顯示屏,與AKG、BOSE等廠商合作的定制音響,iKey手機鑰匙,5G通訊模組等硬件,結合智能場景引擎以及行業頭部生態伙伴提供的服務,為消費者帶來個性化的智能駕乘體驗。
2023年起,VCS智能座艙系統還將推出搭載驍龍8195芯片、AR-HUD的版本;2024年起,VCS智能座艙還將迎來后排娛樂系統、四音區語音指令、車外音響等硬件升級,并持續引入更多生態伙伴,進一步拓展座艙的功能與體驗。
智能駕駛領域,上汽通用汽車將推出全新一代Super Cruise超級輔助駕駛系統,它將在2023年春節前,通過OTA遠程升級的方式首次搭載在凱迪拉克LYRIQ銳歌上(預計到2025年底前,這一系統將全面應用于凱迪拉克旗下所有車型),并逐步應用到別克和雪佛蘭未來車型上,今年內配備Super Cruise的別克車型很快就會亮相。
全新一代Super Cruise在北美的基礎上針對中國道路場景和消費者駕駛習慣,進行了9大項調整和優化,新增的自動變道和指令變道功能帶來貼近真人駕駛風格的輔助駕駛體驗;高精地圖提供一年4次的數據更新,國內地圖覆蓋里程數較去年新增5萬公里,達到35萬公里。此外,智能車道居中輔助功能讓城市工況駕駛變得更輕松,未來升級后的泊車輔助還將實現遙控泊車的功能。
2024年起,上汽通用汽車還將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高階、覆蓋更多場景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包含高速道路和城市開放道路的領航輔助、記憶泊車等,打造智能、安全、可靠的輔助駕駛體驗。
上汽通用加碼投資200億元,武漢奧特能工廠即將投產
隨著通用汽車加快在中國市場投入更多智能電動汽車產品,上汽通用在該領域的投資也不斷增加。上汽通用總經理王永清表示:“上汽通用汽車正不斷加大戰略投入,在去年宣布500億元投入規劃的基礎上,新增200億元,計劃到2025年在電動化、智能網聯化新技術領域的總投入將達700億元。”
繼去年啟用上海奧特能超級工廠、泛亞新能源試驗大樓和廣德電池安全試驗室之后,武漢奧特能超級工廠即將投產,與上海奧特能超級工廠一起為國產電動車組裝電池包。到2025年,通用汽車在中國電動車產能將達100萬輛。
上汽通用目前已經實現了奧特能平臺超過95%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購,這標志著該公司已擁有從研發、設計、工程、制造到供應鏈的新能源全鏈路完整體系能力。
除了研發生產之外,上汽通用汽車也在不斷完善電動汽車的銷售、服務和補能體系。今年年底,共有26家凱迪拉克IQ空間開業,遍布14個主要城市;100家凱迪拉克IQ專區開業,覆蓋50個城市。2023年,將有超過200家凱迪拉克IQ專區投入運營;別克純電城市展廳預計達到58家,別克新能源專區將超過600家。
補能體系方面,預計到2023年底,包含凱迪拉克IQ尊享超充站和奧特能超充站在內的自建充電終端達到1500個,與主流充電運營商合作的第三方充電終端達到40余萬個,為用戶提供便捷的一站式充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