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實干開新局|新能源汽車行業傾力打造“增長極”!
在長沙,新能源汽車正成為整車企業新的賽道。
廣汽三菱“阿圖柯”新能源汽車
驚艷亮相
上汽大眾投資約80億元人民幣的
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工
長沙比亞迪新能源汽車
產能達到60萬輛
……
長沙新能源汽車產業將迎來高光時刻。
長沙“新春第一會”提出,
打造“三個高地”、實施強省會戰略、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抓項目、興產業。
星辰在線、長沙發布聯合開設專欄
本期帶你打卡
>>>雨花區經開區
1月7日,寒風凜冽,在位于雨花經開區的比亞迪乘用車智能化項目建設現場,項目建設卻正酣,只見工程車往來穿梭,現場500余名工人正忙著土建施工、鋼構施工、設備安裝;與此同時,在比亞迪DM-i動力工廠內,5條生產線同步開工,機械臂手上下揮舞,每3分鐘便下線一臺電機,月產能達6萬車付,未來月產能將達12萬車付。
▲ 長沙市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總裝車間
不僅銷量節節攀升,其它榮譽也紛至沓來:首款搭建DM-i超級混動技術的比亞迪秦PLUS DM-i車型,相繼獲得了“中國心”2021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年度最佳新能源車型”等獎項;超級混動技術全球領先,解決了新能源車主續航焦慮和用油焦慮,實現超長續航和最大化省油......
▲ 比亞迪DM-i超級混合動力工廠項目一期如今已形成月產6萬套電動總成的生產能力,全面配套比亞迪汽車所有DM-i車型。
一路看漲的產銷數字,一路升級攻克的“卡脖子”技術,既彰顯著比亞迪雄厚的智造實力,也見證著比亞迪落子以來,創下的“長沙速度”。
▲ 長沙動力,裝備全球。
目前,長沙比亞迪DM-i超級動力工廠是比亞迪DM-i系統在全國唯一的生產基地。項目二期為全新一代乘用車智能化改造項目,總投資30億元,由5個高端智能工廠組成,預計于2022年5月投產。
據比亞迪長沙地區總經理朱斌介紹,項目全部建成后,長沙比亞迪汽車將成為比亞迪集團車系最全、產能最大、配套最全的戰略生產基地,規劃生產車型包括全新“秦Plus DM-i”“宋MAX DM-i”及海洋系列等多款新能源汽車。
2022年,長沙比亞迪汽車將實現年產新能源汽車60萬輛以上,成為全省首家單廠產值過五百億的汽車企業,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深耕雨花的同時,比亞迪更與長沙市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其他區縣布局了動力電池、高端電子智能終端、IGBT半導體等產業。
如今,長沙比亞迪快速成長為繼深圳全球總部之外,乘用車、客車等產品線最齊全的全球新能源汽車戰略基地,也是整車、三電核心技術和智能終端等產業鏈最齊全的華中總部基地。
新聞多看點
2月7日,農歷大年初七,隨著機器轟鳴聲,雨花經開區先惠智能華中區域總部產業基地等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38.15億元。
“此次集中開工的6個項目,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聚焦推動產業升級,是我們舉全園之力打造產業集群的實際行動。”雨花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其中,總投資8億元、占地面積30畝的先惠智能華中區域總部產業基地項目,將建成中南地區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智能裝配線系統集成示范基地,為新能源汽車整機、裝配、零部件客戶提供智能裝配線系統集成綜合解決方案,形成年產 48 條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智能裝配線、3000臺(套)智能設備的生產規模,全面建成投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近10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有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的轉型升級,成為推進長株潭一體化融合發展的新引擎。
先惠技術從燃油汽車單機裝備起步,切入智能制造裝備領域,再到率先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先惠技術不斷尋求技術創新。
足夠多的技術“底牌”,讓先惠技術滿足了上汽集團系、德國大眾系、華晨寶馬等全球知名企業嚴苛的技術標準,并成為少數在歐洲為當地主要汽車品牌提供動力電池包生產線的中國企業。
△先惠零配件機加工車間
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產業已成為雨花經開區主導產業,經過多年培育和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環境、創新環境已經形成并逐步完善。
“目前,新能源產業正呈現智能網聯技術快速發展、電子電氣架構持續演進等趨勢。園區將加大扶持力度、與企業同進退,在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卡脖子’技術攻關上有所作為。”雨花經開區負責人介紹。
雨花區將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智能光學及裝備、智能生物醫療(醫藥)三大產業集群齊頭并進,力爭園區“十四五”中期實現千億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