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掀起“電動汽車革命”:中韓廠商搶商機,日本燃油車或失去優勢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1日早間消息,據報道,全球世界已經掀起了發展純電車的浪潮,而在今年,東南亞有三個國家已經或將啟動新的純電動汽車車生產線,這也意味著東南亞即將進入這場“電動汽車革命”中,當地消費者將能夠買到價格更實惠的純電車。
印度尼西亞
在東南亞設立純電車工廠的基本上是外來公司,主要包括中國和韓國車企。在燃油車市場,日本汽車品牌占據了東南亞市場的九成份額,但是在電動車領域處于落后地位。
幾個月前,韓國現代汽車公司正式開始在印度尼西亞的工廠量產純電車。而在日前,中國上汽通用五菱公司也發布了一款迷你純電車,計劃今年年底前在印度尼西亞開始投產。

上汽通用五菱已經成為中國純電車市場的主導力量,去年在中國本土市場,一共銷售了42萬輛宏光mini電動車,這款爆款車的起步價為3.28萬元人民幣(相當于4880美元)。
該公司尚未宣布新款純電車在印尼的銷售價格。不過這款定價戰略和中國類似的車很有可能引爆印尼的純電車市場(印尼大部分汽車型號的銷售價格超過3.5萬美元)。據統計,去年,印尼市場一共只銷售了大約700輛純電車。
印尼正準備開發本國豐富的礦藏資源,用來擴大動力電池生產和其他純電車相關的業務。根據印尼政府的規劃,到2025年,純電車將會占據全部新銷售汽車的兩成。政府也出臺了各種稅收優惠措施,鼓勵汽車制造商投資于純電車領域。
泰國
另外一個積極推動純電車的東南亞國家是泰國。泰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三成的新銷售汽車將會是純電車。6月9日,泰國政府將純電車的稅賦從8%降低到2%,目的是推動純電車在本土的生產和銷售。除了降低稅賦之外,泰國政府還提供了每輛純電車15萬泰銖(約合4240美元)的購買補貼。
中國的長城汽車(601633)公司對于泰國政府的舉措給予了積極回應,將旗下“歐拉好貓”車型的銷售價格下調了8%,至76.3萬泰銖。
據報道,長城公司從去年底開始在泰國銷售歐拉好貓純電車,目前已經獲得了4700輛訂單,這已經是泰國去年全部純電車銷量的兩倍多。長城計劃在2023年啟動在泰國的純電車本地生產,從而進一步降低銷售價格。
日本豐田汽車和中國上汽集團(600104)也準備利用泰國政府的激勵政策。今年晚些時候,豐田將會在泰國銷售日本本土生產的電動車,泰國本地的生產預計將會在2024年啟動。
另外,德國梅賽德斯奔馳集團也準備今年在泰國生產純電車。另外,泰國國營能源公司PTT也準備和中國消費電子代工巨頭富士康集團合作,在2024年生產純電車。
其他東南亞國家
據悉,瑞典沃爾沃汽車公司在三月份也宣布,準備在馬來西亞生產汽車。馬來西亞生產棕櫚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巨頭“費德曼集團”(Fieldman)今年初也宣布,將和中國長安汽車(000625)集團合作,建設一家合資純電車公司。
越南企業巨頭Vingroup旗下的汽車子公司“VinFast”,準備在今年12月開始銷售本土生產的純電車,該公司還計劃在美國生產和銷售純電車。
東南亞國家菲律賓在純電車領域發展較落后,不過五月份開始,該國一部鼓勵純電車發展的新法律正式生效。這一法律要求,菲律賓的物流公司和公交運輸企業必須在特定期限(稍后將公布)之前,將純電車占比提高到5%。
菲律賓政府也在考量更多措施,鼓勵純電車的進口和本土化生產。
充電站不足
在東南亞地區,純電車發展不夠快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充電站網絡缺失。另外一些批評人士也指出,發展純電車無助于解決東南亞的二氧化碳排放問題,因為該地區的發電廠大量使用傳統化石能源。
據悉,在東南亞,日本汽車廠商傾向于推廣插電混動汽車(能充電,也能夠使用燃油)。另外,中國和韓國的汽車廠商正在東南亞建設充電站網絡,以便培育純電車市場。
日本目前雖然主導了東南亞汽車市場,但是到2035年,有預測稱東南亞的電動車銷量將超過燃油車,這可能殃及日本品牌的主導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