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維保催生百億市場規模企業積極布局
9月17日,途虎養車與勝牌宣布共同推出“XEV新能源產品及相關服務”,為新能源車主提供一站式保養服務,以期切分新能源汽車后市場這一蛋糕。
“除了美容、鈑噴業務之外,新能源汽車的很多維修保養與傳統燃油車有諸多不同。傳統燃油汽車的故障主要集中在‘三大件’,新能源汽車還涉及到‘三電’系統的維修與養護等。”一位關注汽車后市場的行業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比如,與傳統燃油車不同,新能源汽車的內置電驅動系統和精密的零部件對維護保養的油液要求更加苛刻。具體來看,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相比傳統燃油車運用了更多的金屬材料,這對電池保護液的耐腐蝕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由于擁有兩套動力系統,發動機在短時間提升至較高轉速時將面臨更高溫度和超負荷工作環境的風險。所以,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對發動機的養護比傳統燃油車更高。
“汽車電氣化的轉型,不僅僅是綠色需求,也是政策引領,更是產品技術的迭代更新的結果。”勝牌國際副總裁兼勝牌中國總經理于暢認為。
事實上,由于乘用車傳統動力系統正朝著混動化、環保化的方向發展,勝牌、道達爾能源等潤滑油生產商都在嘗試推出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而對汽車養護平臺途虎養車而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多也帶來了維修技術層面的挑戰。
“新能源汽車的保養與維修對技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新能源汽車維修技師需要持有汽車維修工證、電工證等國家認證證書,而且需要掌握‘三電’技術等知識。還有一個問題在于,一些電動車的核心關鍵數據掌握在主機廠手里,維修技師沒有權限。所以,目前的現狀是新能源汽車維修技師缺口較大。”上述關注汽車后市場的行業人士說。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面對新能源維修保養技術層面的挑戰之外,途虎養車之類的汽車養護平臺也獲得了一些新的機遇。
眼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交付與售后呈現出分離狀態,尤其部分新勢力車企在維修保養上采取與維修廠合作的模式。比如,目前,零跑汽車與途虎養車在售后層面有一些合作,雙方計劃首批在全國30多個城市展開合作,并預計在1~3年內將服務網點擴大至100家以上。
盡管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剛剛起步,但業內對于其發展前景卻持樂觀態度。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新能源汽車零售量約為147.9萬輛,占全部乘用車零售量的11.4%。而2021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603萬輛。
根據《2020中國汽車后市場維保行業白皮書》,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平均維保客單價為1373元,高于傳統燃油車的1032元。行業測算,2025年我國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催生274.6億~549.2億元的售后維保產值規模,未來,這一巨大市場將迎來更大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