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仍是核心,小鵬回應傳聞!真相是產業鏈競爭博弈升級!
關于小鵬汽車用不用寧德時代電池的消息,這幾天是反轉再反轉,其實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博弈的一個縮影!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能源汽車的那些事吧!
一、新能源汽車給了我們一個絕好的機會
百年汽車發展史,歐美日始終占據領先位置,特別是燃油發動機技術,沒有幾十年的沉淀是很難的。
而新能源汽車對于大家來說都是統一起跑線。我們沒有歷史負擔,且我國的新能源車補貼之早力度之大,是比重視新能源的歐洲還領先的,雖然也有過騙補的一些問題,但也刺激了很多新能源車企的涌現。

典型代表就是蔚來小鵬理想的新生力量。
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契機和條件都很完備
前面說過了新能源車的補貼,直接刺激了很多人選購新能源車,比如說在一些限購的城市,新能源車則不在限購之列。
另外,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后,我們的汽車零部件及生產鏈條成熟,很多造車新勢力,可以先通過代工的方式造車,待發展起來后,再建立自己的生產線。

另外則不得不提的是我們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在全世界都是頂尖的。眾所周知,動力電池分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鋁箔等環節,每個環節,我們都有世界頂尖的企業。而動力電池制造廠,則更有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寧德時代。
三、動力電池領域群雄并起
以去年年中的統計,寧德時代以超過30%的市占率排世界第一,其后是虎視眈眈的LG化學和松下。

而除了韓國和日本的對手外,寧德時代還面臨著國內的一些企業的競爭,比如說,有比亞迪、中航鋰電、國軒高科、蜂巢能源、欣旺達等。
比亞迪是自己造車,還造電池,其知名的刀片電池,不僅供自己用,也供應其他車企;中航鋰電與寧德時代也一直處于競爭狀態,比如之前關于專利權的爭議等。
蜂巢是長城旗下的,而欣旺達原來是做手機電池的。
雖然這些廠家在與寧德的競爭中處于追趕者的位置,但其與寧王的規模,還是有著量級的差異。
四、新能源車產業鏈博弈
如果按上中下游來分,顯然,上游是那些鋰礦廠家和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的廠家;中游則是動力電池廠商;下游是新能源整車廠商。
不同的發展階段下,產業鏈的博弈格局也會產生變化。
例一,目前動電電池技術,無論是磷酸鐵鋰,還是三元鋰電池技術,都對鋰化工產品存在高度依賴。而鋰礦本身在全球都屬于稀缺,因此上游產品我們也可以看到,幾乎一天一個價,因為需求量遠大于供應量,因此,上游鋰礦廠家,是具有一定的定價權的。
要是未來新型動力電池技術出現,對鋰的依賴小了,或許這種局面才會徹底改的吧?這或許也是寧德時代在研發其他電池技術的原因。
例二,目前動力電池上,不管是技術能力、產品響應、供貨能力上,寧德時代都是其他廠商無法達到的高度,且寧德時代的全面擴產布局還在不斷進行中,競爭力非常強,其他廠商要想在短時間內超越,是比較困難的。
所以,我們看寧德時代的2021年報預告業績非常漂亮,因為它可以將上游的漲價壓力成功過渡給下游廠家。
例三,下游的控制力未來會越來越強。比如說現在最大的新能源整車企業,無疑是特斯拉,特斯拉自己就有研發電池的能力,只不過不自己制造動力電池,但4680電池就是特斯拉提出來的技術規范。
同時特斯拉也不把自己的命運綁定在寧德時代一家上,和其他電池廠商都有合作,這樣議價能力和靈活度就會大增。

當然,特斯拉這樣做的原因就是他自己的銷量夠高,話語權夠大。
而小鵬顯然量級還不夠。而且,前面也說過寧德時代的優勢實在太大了,任何車企,可能除了比亞迪外,都無法將寧德時代完全排除在供應鏈體系之外。
五、新能源車下游未來的靈活度會加大
要知道新能源車下游是直接與消費者產生鏈接的終端,且隨著智能車聯網的發展,未來車企會往平臺化的方向發展。比如說特斯拉,未來的盈利模式,有可能會從硬到軟的方向轉變。
同時,新能源車還有碳交易等故事可講。規模越大,越有得玩。
六、中游電池廠商的第二發展曲線
目前寧德時代的發展方向很顯然規劃得很清楚,除了動力電池外,還進軍了換電領域,且儲能領域的增長速度也是越來越快的。
因此,這些電池廠商,未來一個很大的發展方向就是儲能領域。隨著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未來很有可能每一臺電動車都可能是一個儲能單元,而大型的以低成本電池為主的儲能應用,也是確保風電光伏順利發展的重要保障。
由此可見,儲能會是更具想象空間的一個環節,這也是寧德時代為什么研發鈉離子電池的原因。
七、上游的紅利會到頭,未來身份略微尷尬
雖然鋰是地球上最輕的金屬,但由于儲量不足,如果偏重于鋰,未來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的成本將居高不下,而這種成本必將傳導到終端。因此中下游企業一定會尋找其他替代方式。比如現在就有氫能源電池,未來也可能出現一些非鋰的電化學動力電池技術出現。
加上目前電池廠其實也在布局電池回收體系,因此上游的用量,其實是由中下游決定的。但短期來看,上游的紅利期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