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出海”開新局:比亞迪強勢進軍澳洲市場
參考消息網2月23日報道《澳大利亞人報》網站近日報道稱,比亞迪公司將在澳大利亞制造轟動——不僅僅是通過一系列中國制造的廉價電動汽車。
報道稱,顛覆是電動汽車行業的流行語,沒有人比傳統實體汽車經銷商更敏銳地感受到這一點,因為電動汽車出人意料地徹底顛覆了人們購買新車的方式。
在中國各地,隨著數字市場的崛起,汽車經銷商正開始徹底消失,公眾對在線電動汽車展廳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
比亞迪近期宣布,它已經投入數千萬美元,在其中國的一個“超級工廠”建設一條右駕車生產線,并將很快開始為澳大利亞市場生產1.5萬輛電動運動型多用途汽車(型號為比亞迪Atto 3)。該公司將以全新方式出售車輛并提供服務。

比亞迪將于2月底通過面向客戶的在線訂購平臺EVDirect推出新車。但考慮到其他公司在推出新品牌時犯下的錯誤——尤其是考慮到許多澳大利亞客戶對中國制造的汽車持有懷疑態度——比亞迪選擇了混合動力車型。
它沒有通過經銷商,而是在悉尼開設首家“體驗中心”,其他首都城市也將效仿。這些都是該品牌客戶的“觸摸和感受”點。
比亞迪沒有建立自己的服務網絡,這需要時間和金錢,而是與現在更名為Mycar的公司建立伙伴關系,其前身是凱馬特輪胎和汽車集團。
把你的產品放到另一家公司的手中并非沒有風險。Mycar公司將在30家專門指定門店處理預發貨和向新客戶移交事宜。它還將處理任何保修問題并為車輛提供服務。
就像特斯拉2014年在澳大利亞推出電動汽車時一樣,一大批熱切的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將密切關注比亞迪在澳大利亞的發售。
向數字化驅動商業模式轉變的痛苦可以通過創建一個完整的電動汽車分品牌來緩解,就像沃爾沃創建極星品牌那樣。從零開始建立一個全新的品牌是一項緩慢而昂貴的事業,這樣做的風險是,在已經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給買方制造混亂。(編譯/盧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