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劍指全球供應鏈體系,杭可科技、星源材質加速發展
7月22日,科創板企業杭可科技正式上市交易;7月19日,干法與濕法隔膜并舉的企業星源材質與欣旺達惠州動力簽署保供框架協議。新能源汽車中上游龍頭企業呈現加速發展態勢,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發展趨勢相契合。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經歷補貼加速退坡階段,產業發展動能由政策驅動換擋至市場驅動,乘聯會7月數據顯示,1-6月我國新能源狹義乘用車累計銷量為57.6萬輛,同比增長65.8%,其中6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達到13.4萬輛,環比增長38.1%,同比增長97.9%。另一方面,從2019年起,我國放寬了對汽車領域外資的準入限制,對象涉及新能源汽車、商用車和乘用車,海外廠商在華布局正加速推進。
而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發展良好的態勢下,局部仍有分化,中上游環節呈現出結構性變化。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新能源汽車現狀倒逼行業加速變革,部分落后產能將淘汰出局,而具備較高技術水準及產品工藝的企業將“基業長青”。另外一方面,如特斯拉在上海建廠等,外資汽車廠商或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加大在華布局,將為我國本土已率先實現全球化供應的新能源汽車中上游企業,帶來增量空間。例如已進入雷諾-日產供應體系的欣旺達、與Robert Bosch GmbH(博世)簽訂采購框架協議的國軒高科、向LG化學供應產品的杭可科技、以及向LG化學及日本村田等批量供應隔膜的星源材質等。
公開資料顯示,新能源汽車中上游的鋰電設備、鋰電材料環節,受中下游的動力電池企業及新能源汽車廠商帶動,表現的更為突出。據韓媒報道,2019年1月10日,LG化學官方表示,計劃總投資1.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2億元),將于2020年前在中國擴建兩家電池廠。分析人士認為,這將利好國內已進入LG化學供應鏈的本土企業。另外,近期媒體報道日本對韓國限制出口升級,或擴大到汽車領域,則將為我國鋰電材料及設備企業帶來戰略機遇。
據悉,作為鋰電池充放電設備及內阻測試儀制造商的杭可科技,其前五大客戶中囊括了LG化學、日本村田(即索尼電池)等國際巨頭,2018年境外營收占比約37.4%。招股說明書顯示,杭可科技目前在充放電機、內阻測試儀等后處理系統核心設備的研發、生產方面擁有核心技術和能力,并能提供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后處理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新能源汽車隔膜企業方面,據公開資料數據,星源材質2018年海外營收占比44.29%。在進入2019年后,星源材質在推進國際化戰略的同時,憑借國際品質,加大拓展國內市場并已初獲成效。據了解,除了近期與欣旺達惠州動力簽署的保供框架協議,星源材質還于今年上半年先后公告了與孚能科技、國軒高科、比克動力、億緯鋰能等國內多家龍頭企業達成的供貨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