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公司正式成立比亞迪聯手豐田加快汽車產業電動化
百年汽車史上又一里程碑。
4月2日,豐田汽車公司(以下簡稱“豐田”)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合資的純電動車研發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公司”)正式成立,雙方各出資50%,主要業務包括純電動車及該車輛所用平臺、零件的設計、研發等。
強強聯合 技術對等合作
巨頭和巨頭之間的聯手,往往不同凡響,引人注目。
豐田是日本汽車工業的代表,所生產的混合動力車型以質量可靠及耐用著稱,燃油車銷量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
比亞迪,在電池與新能源技術上,不僅有著領先世界的全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更是在布局上涵蓋汽車、軌道交通、電池、太陽能、儲能等領域,從能源的獲取、存儲再到應用,全方位構建零排放的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如今,比亞迪已經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掌握“三電”(電池、電機、電控)核心技術、IGBT等全產業鏈的的新能源車企。
此次比亞迪和豐田強強聯合,形成開放且強大的豐田-比亞迪聯盟,展現出雙方推動電動化發展的遠見卓識和決心。更為重要的是,這樣“開放的、可以大幅提升開發效率和資源共享”的聯盟不排除會吸引更多的巨頭加入——對行業格局,對加快全球電動車技術發展和普及,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據了解,合資公司設計、開發的產品將充分使用比亞迪現有的電動平臺技術及電動零部件供給,并融入豐田的品質及安全控制標準要求。合資公司設計、開發的純電動汽車可以使用豐田品牌,合資公司股東雙方希望通過開發和普及受消費者喜愛的純電動車,努力滿足消費者需求。
此次合作,區別于豐田與一汽、廣汽的合作模式,是豐田首次同中國汽車品牌開展“技術對等”的整車開發合作,共同開發純電動車和動力電池。這標志著中國企業在電動車領域,未來或將替代歐美日等汽車巨頭,引領汽車新技術變革和行業發展。
比亞迪開放戰略持續深化
在汽車“新四化”產業變革下,全球化抱團合作以尋求降本增效,相繼成為了各大跨國公司的重點應對方案。唯有開放與合作才有未來。
面對百年一遇的行業變革,作為汽車電動化革命的倡導者和推動者的比亞迪并沒有選擇“閉門造車”,在掌握關鍵技術的前提下,以積極的態度加強開放與合作。
2017年11月,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和總裁王傳福就提出要由自主創新向開放創新轉變的發展模式。
2018年,比亞迪宣布與全球汽車同行共享“e平臺”的所有技術,并將電池、IGBT、電機、電子等電動核心零部件逐步外銷,加速推動電動車實現與燃油車平價,推動電動車的普及。
2018年7月,比亞迪開啟了動力電池的開發合作和對外供應,和長安汽車成立動力電池合資公司,開發的電池不僅搭載到長安體系車型上,在滿足長安體系供貨后也可向第三方銷售。
2019年6月,豐田在日本宣布,比亞迪成為其動力電池供應商,這是比亞迪開放戰略的又一成果。
2019年7月,比亞迪開放創新又有新突破,比亞迪和豐田宣布進行技術合作,共同開發純電車型和動力電池,車型將以豐田的品牌進行售賣。
據悉,為了實現進一步普及電動化車輛的愿景,比亞迪內部還成立了國際合作事業部,以聯合公司優質資源與重大戰略伙伴進行創新合作的全面工作為己任。在挖掘內部優勢資源、業務價值的基礎上,引入國際合作項目,與合作伙伴建立深度戰略合作關系,從而探索新的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
資營造更強大的比亞迪
2020年以來,比亞迪動作頻頻,先后成立了5家以“弗迪”命名的全資子公司,又發布了全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在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蕭條之際,比亞迪的表現一騎絕塵。
本次合資成立純電動車研發公司,為比亞迪與豐田的深度合作開啟了良好開端。一方面,合資公司作為促進雙方緊密合作的有效載體,將充分匯集比亞迪及豐田的技術力量,使比亞迪在純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力、研發能力等方面的優勢與豐田在品質及安全等方面的優勢相結合。并能強化比亞迪“技術先驅和技術領導者”的標簽,增強世界對中國電動汽車技術的高度認可。另一方面,雙方能互相借鑒,優勢互補,促進電動汽車技術向更安全、更高效、更低耗、更環保的更高標準更進一步;能互相借鑒,促進電動汽車在試驗、生產環節更加高效率、低成本、精益求精;通過合作企業的汽車銷量,大幅分攤電動汽車技術成本,加速新技術的升級迭代和成本降低。
對于比亞迪來說,通過與豐田成立合資公司,不僅意味著與全球市值最大車企的對等合作,將會吸引更多國際巨頭拋來橄欖枝,還將進一步提升自身產品研發能力及品質控制能力,進一步鞏固電動車的核心技術,并鞏固新能源汽車引領者的地位,實現更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