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會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主要趨勢嗎?
新能源汽車是純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我不敢妄下結論,但我覺得至少短期內不太可能取代燃油車的地位,我先說一下我自己的觀點,如有不同意見,請各位指正!
燃料汽車是基礎,電動汽車也只是過剩產品,新能源(一次能源)肯定是自己制造的,而不是像鋰電池那樣靠外充電,這一過程即又慢又耗。開發鋰電車并非為了環保(實際上也并非環保),而是因為能源安全問題,我國石油嚴重依賴進口,目前也只能選擇電動汽車,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沒有人能肯定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會怎樣,但從近期的發展來看,這個過程還是很緩慢的,首先是電池的續航能力,充電器一次能跑多遠,其次是充電,包括哪種充電?充電器速度慢的問題,三是換電價格,四是整車價格。短期內無法看到這些條件得到滿足。
純電動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到底是不是發展趨勢,這個現如今還真不太敢下結論,因為新能源的優勢其實蠻大的,首先拋開購車價格來看,單純沒有購置稅一點就可以扳回一局,因為國內車輛的購置稅真的是太高了,(雖然我們國家購置稅不是全球最高的)但是如果沒有了購置稅,真的能省下非常多的經費來去選擇更好的車輛,起碼能提升一個檔次,例如小型車變緊湊型轎車是沒有問題的,而且目前基本上所有的三線以內的城市都會常態化限行吧,新能源車輛起碼解決了限行問題,(雖然解決不了堵車問題)。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用車成本,大家都知道,只要解決了車庫問題,電動車的優勢還是蠻多的,最大的優勢就是用車成本降低,雖然現在說實話,燃油價格并不是很貴,但是充電真的是蠻省錢的,但是城市內的車庫價格并不便宜,就算租的話,安裝充電樁也是很麻煩的問題,其實單從這幾點來看,這全部都是電動車的優勢,下面我再來說說劣勢。
電動車的劣勢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 續航問題,大家都知道,長續航的電動車價格都不菲,因為電池組的應用其實是拋去電機組之外的最大的開銷,還有就是電動車的底盤研發,電池組相反是價格最昂貴的部件之一,短續航的話,只能市區代步用,沒辦法長途出遠門,因為現在國內的充電樁數量真的太少了,其實也不算少,只是可以正常投入使用的其實并不多,我覺得解決這個充電樁問題之后,電動車的數量也會增加起來,但是目前看現在這個情況,短時間內可能沒那么容易達到。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電動車的保值率,基本上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電動車保值率都挺慘的,基本上沒有一臺電動車擁有超高的保值率,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品牌的保值率,如果開3-5年,不光是保值率慘淡,就連轉讓都是問題,現在很多車商都不愿意收電動車,就是因為不好出手,其實無論新能源優勢有多大,單從保值率方面這一點,就能讓大部分人放棄這種新能源車輛嘗鮮,道理很簡單? 同樣是買車,大家都希望買一款保值的車輛,土豪除外,我想每個人都和我一樣,都希望自己的車輛在換車的時候還能有一個不錯的出手價格。
現在的電動車,我覺得,技術還沒有過關嗯,電池成本很高。短距離跑步。都市里用得著,跑遠路很吃力。要是上了高速,電瓶沒電,汽車就停在高速上了,顯然是很不現實的。此外,電池壽命也不長,而且價格非常昂貴。一些電池甚至比買一輛新電動車還要貴。真雞肋,丟了也舍不得,不能,買新電池也舍不得。還需要解決的是,在北方冬季電池的使用受到限制,因為電池在冬季會受到冷空氣的影響,電池的使用時間可能會縮短。有一次我問天津的一位司機。到了冬天,基本上也就是冬天的2/3時間內就沒電了,電瓶通常都在用。電動汽車的使用率雖然在南方略高,但在北方卻不太適合駕駛這類汽車。因此我認為,如果電動汽車還沒有得到改善,那么它將被市場淘汰。
摘要:綜合以上這些優點和缺點來分析,我認為目前純電動汽車還不能很好的發展,但新能源絕對是發展趨勢,只適用于公交車、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這些車輛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