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技術應用與發展,2018年新能源汽車智新峰會圓滿落幕
11月15日,2018年新能源汽車智新峰會圓滿落幕。本屆峰會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工作部主辦,北京卡達克科技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國能贏創能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年鑒》編制辦公室承辦,峰會主題是"聚集智能、掌控現狀、智力創新、共贏未來",眾多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家學者及相關企業代表受邀出席并發表了演講。
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中心主任 朱成
2018年新能源汽車智新峰會為期兩天,11月15日,峰會第二天上午由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朱成主持。嘉賓們圍繞著"動力電池、智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發展和應用"的主題輪流上臺進行了演講。
中汽中心北京工作部 方凱正 博士
中汽中心北京工作部的方凱正博士率先就"動力電池智能制造技術路線"進行了解析,主要有三部分內容;目前的背景以及形勢、制造智能的發展現狀和動力電池智能制造技術路線。中國的動力電池總體配套量排在世界第一,但是產品總質量靠后,核心技術欠缺,也就是說中國的動力電池產業大而不強,急需發展升級
隨后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孔令麗對力神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的開發進展進行了介紹,天津力神是中國電池企業的老牌勁旅,力神研造的高能密度電池在各種極端測試條件下都展現出了優秀的安全性,且45分鐘就能充電至80%,使用壽命能夠達到1000次80%的循環,優勢明顯。
北京國能電池也是行業的佼佼者,該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科學家文哲澤介紹稱,公司主打的磷酸鐵鋰電池前景光明,且不同款式的電池還能夠依照客戶的需求進行定制,這也是一個很大的亮點。
江蘇塔菲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經理袁威也就高能量密度方型鋁殼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上午茶歇之后,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創新中心高級總監劉春華介紹了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和回收體系的建設概況。中國鐵塔股份從2015年開始嘗試做梯次利用,也得到了工信部的大力支持,雖然目前困難重重,但是劉春華和中國鐵塔股份對于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還是充滿了信心。
深圳市恒翼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少華就"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設備的創新與智新制造"的主題進行了演講,電動車EV的熱能效率可以達到95%,傳統燃油車發展了一百多年,目前最先進的渦輪增壓技術也只能夠將熱能轉換效率最高提升到45%,系能源電動車在熱能轉化效率上相較燃油車優勢明顯,另外,新能源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僅僅是燃油車的三分之一,優勢同樣非常明顯。
緊接著,漢騰汽車有限公司電池系統首席科學家林健與大家分享了關于BMS新國標草案SOX精度測試的思考,期間他就新國標草案中比較受關注的部分給出了自己的專業見解以及建議。
下午的會議由中汽中心北京工作部方凱正博士主持,嘉賓們圍繞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的核心技術領域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首先登臺的是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的王麗芳研究員,她的報告題目是電動汽車無線技術發展與展望。隨著智能汽車和輔助駕駛的發展,無線充電也將成為未來汽車充電的必然方式。無線充電智能化程度很高,與智能電動汽車高度融合,且會有非常好的用戶體驗,不受地理和天氣條件影響,相較于傳統的有線充電優勢明顯。
燃料電池汽車在近期也是非常的火熱,受到了社會資本等多方面的追捧。燃料電池系統屬于燃料電池汽車的核心部件,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齊志剛博士分享了該公司的汽車用燃料電池金屬版電堆技術及發展現狀。
隨后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吳尚潔女士做了演講,她的報告題目是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技術標準展望。上海電驅動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張琴則是將"車用SIC電機驅動系統技術研究"結果與大家進行了分享。
下午的茶歇之后,奧特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Kwangtaek Hong針對"用于智能新能源汽車的嵌套式熱管理系統"做了詳細講解。
來自中航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部長張明報告的主題是"復合材料汽車結構輕量化思考與研發實踐"。
三友聯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課長唐俊平從專業角度講述了"高壓直流接觸器滅弧技術與應用",這也是該公司通過實驗室進行了多達26項測試項目后得出的經驗。
會議最后,株洲齒輪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劉祥環以一則題為"面向智能新能源汽車的變速器解決方案"的報告為為期兩天的峰會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經過兩天峰會的分享和討論后,與會嘉賓均表示受益匪淺,期待明年的新能源汽車智新峰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