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集團為迎合新四化趨勢,籌備新能源汽車項目
隨著消費結構升級,新四化成為發展趨勢,眾多自主品牌順勢開啟了產業調整升級。東風汽車集團近日也加入了產業升級大軍,與一汽、北汽精力放在整合現有自主板塊資源不同,其準備進軍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再成立一個品牌。
東風汽車集團自主板塊多且雜,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發展多年銷量和市場影響力仍平平。因此,東風汽車集團做高端新能源品牌,面臨沒有相應的技術和研發實力支撐,缺乏大眾消費者的認可和支持,想要做好應是個極大的挑戰。
5月時就有媒體報道,東風汽車集團正在籌備高端新能源車項目,內部代號為“H計劃”。據了解,該項目和一汽紅旗一樣,是獨立高端品牌,將會自建銷售渠道。目前該事業部已開啟招聘,主要面向品牌、市場、公關、內容以及傳播五大專業人才。
對于h事業部籌備新能源汽車項目進展,財經網采訪了東風汽車集團,截至發稿前,未得到回復。
獨立汽車分析師張翔表示,東風汽車集團在這個檔口選擇成立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品牌,符合市場發展趨勢。他指出,現在做高端新能源車是一個趨勢,新勢力中有蔚來、拜騰等,傳統車企中有吉利的幾何品牌、廣汽新能源埃安。他認為,“做高端品牌可提高品牌價值,提高產品利潤,所以這是趨勢。”
資深汽車分析師任萬付表示,東風布局高端新能源,是采取高舉高打的戰略,瞄準的是國內消費升級和“新四化”的發展趨勢。
但東風汽車集團籌備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前景,還是未知數。
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觀察人士認為,東風集團自主板塊發展平平,做高端比較困難。一汽有奔騰和紅旗,上汽有榮威。相比這二者,東風的自主無太大競爭力。
張翔認為,要發展高端新能源產品,必須在低端市場積累一定的銷量和口碑,“這樣有低端支持高端市場,有助于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而查閱東風汽車集團自主板塊銷量可發現,不盡如人意。加上東風汽車集團自主板塊品牌多且雜,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其中僅乘用車板塊就有東風風行、東風風神、東風風光三大品牌,三者同質化嚴重內部競爭激烈。
三大乘用車品牌銷量均處于下滑趨勢。其中東風風行前9月累計銷量82,855臺,同比下滑16.59%;東風乘用車1-9月累計銷量僅47,077臺,相比去年同期72,123臺,大幅下跌34.73%。
至于新能源板塊,因沒有詳細數據,無法作出說明。但據湖北日報曾報道,東風公司新能源2018年乘用車共賣出5.1萬輛,同比增長223%。該銷量應是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共同賣出新能源車的總和。可見,東風汽車集團新能源板塊還處于爬坡期,市場份額不高。
張翔指出,東風汽車集團旗下新能源產品市場份額較低,銷量主要集中在華中地區,在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很難看到。他認為東風新能源品牌在市場影響力不大,不容易獲得消費者認可。另外,東風汽車集團現在售產品多面向中低端市場,缺乏相應的高端產品和技術積累,這均不利于其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的發展。
不過凡事沒有絕對,東風汽車集團如果此次將帥之間配合默契,策略執行得當,推出的產品符合市場需求,也許能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