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產量更重質量 龍擎動力信得過
嚴格工序的質量管控 江唯唯/攝
數說龍擎動力質量
14道工序:一臺可靠的龍擎發動機下線需要經過6個檢測關口,14道檢測工序。
15分鐘:龍擎發動機下線在最后一個關口,需要經過長達15分鐘的全面檢測。
5.2%:今年一季度龍擎動力總成產品質量提升成效顯著,零件納入不良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2%;工廠后工程較去年同期下降3.3%。
(記者 江唯唯 通訊員 章柏)4月14日,上午11時30分,工休時間,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動力總成事業部,各條生產線燈光關閉。但在發動機試驗室內,試驗工周洪海仍然端坐在1號試驗臺架前,緊緊盯著電腦。功率、扭矩、油耗、水溫、機油溫度……屏幕中發動機各項試驗參數在技術要求內穩定變化——15分鐘后,這臺龍擎DDi 11發動機將完成入庫前最后一次“考試”,順著生產線進入倉庫。
“每一臺龍擎發動機都必須在這里最終驗證通過后才能進入下道工序。”試驗班班長鮑勇告訴記者,試驗室能夠同時進行9臺發動機的出廠檢驗。近日來,該事業部發動機產量大幅提升,日均排產330臺,試驗班也開啟了兩班倒生產模式,每日可完成330—340臺發動機檢驗任務。
以智能制造引領質量提升,動力總成事業部秉持“不接收不良、不制造不良、不流出不良”的質量理念,在追求產量提升的同時,通過采用現代化的生產線和先進的管理方式確保每一臺下線的龍擎總成質量信得過。
“這里是龍擎動力發動機活連總成自動合裝及缸套壓裝工序,作業人員可以通過實時數據采集與可視化生產管控系統,監控機器人在密封圈裝配檢測、涂油、缸套壓裝過程中產生的壓力和位移。”動力總成事業部質量科副科長劉洋介紹,“這兩個機器人肩負著龍擎dCi 11、DDi 11、DDi 13發動機的缸套自動壓裝任務,有了它們之后,我們對該工序質量管控能力有了顯著提升,杜絕了密封圈壓裝過程中剪切故障。”
除此以外,動力總成事業部“目光”向內,大力開展質量改善攻關工作,《曲軸流變加工工藝改善》就是其中之一。該項目負責人、動力總成事業部技術科軸類工藝主任工程師胡大鵬告訴記者,發動機曲軸孔直徑大的有8mm,小的則只有6mm,且管道曲折,傳統的手工方法不僅無法完全清理毛刺,還有可能造成劃痕。
“我們嘗試過電解、固體打磨膏等多種方法,但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最后決定采用流變加工方式,在管道內注入打磨液將毛刺徹底清除,讓毛刺掉落造成拉瓦的可能性為0,從而提升總成質量。”胡大鵬說,“液體壓力、流量、打磨液的配比……我們測算出6種方案,通過多輪比較,最終確定了最佳方案,適用于DDi 50、DDi 75、dCi 11、DDi 11、DDi 13五款發動機。目前我們正在申請發明專利,這一技術還將推廣到龍擎變速箱上。”
“重產量更重質量!”劉洋表示,動力總成人會以百倍的熱情迎接高產挑戰,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穩步提升產量。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動力總成事業部一方面,關注作業人員的技能習熟度和心理狀態,班組長有計劃地進行作業觀察與指導;另一方面,關注設備狀態,裝備部門每天利用工休時間對單機進行兩次設備保全,在高強度的生產下,確保設備精度和穩定度。
對供應商的產品質量,事業部同樣提出了更高要求。“復工復產前,我們重新梳理、評估了供應商的供貨能力和質量保證能力,并派出工程師團隊,對12家十堰本地供應商進行現場指導,與8家外地供應商進行視頻連線,幫助他們推進質量改善。供應商也簽下了質量承諾書,希望通過雙方的努力,為龍擎動力的可靠加分。”劉洋說。
編后語:一切源于可靠,是承諾更是堅守。即便復工復產初期困難重重,即便保生產保發交時不我待,以嚴苛的品質要求打造可靠的、高品質的產品,在任何時候,對于每一個東風人來說,是鐵律,也是永恒的追求。
在迎接訂單的喜悅中,東風商用車人始終繃緊產品質量這根弦,在數據紛雜的研發設計中,在繁忙有序的生產制造中,在環環相扣的質量管控中,他們用百分百的專注,回報這份信賴,傳遞一份可靠。
高質量,是共識,更是未來。涵養全員精品意識和質量意識,貴在深入,重在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