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7新能源汽車排行,全民電動時代的來臨?
2017年已經華麗的過去,各個汽車品牌已經開始了新一年的汽車銷量計劃,而2017年的汽車銷量角逐卻剛剛落下帷幕。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在2017年補貼政策重新規范調整和市場需求逐步回歸正常情況下,各廠家努力實現新能源車的新品布局突破,新能源車產銷呈現頑強走強的特征。在燃油車污染環境、各大一線城市出現限牌限號限行情況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廣新能源汽車,而新能源汽車也變得炙手可熱。12月2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聯合發布《關于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并且國家政策表明將對于政府用車以及公共用車進行調整,逐步換為新能源汽車。多方位的補貼和電動技術的發展使電動車受到更多人的關注,這難道代表全民電動時代的來臨?
第一名:比亞迪BYD
新能源行業的霸主比亞迪早在十一月份就宣布完成了銷售目標,1-10月份銷售輛達到82859輛穩居新能源乘用車之首。比亞迪作為新能源行業的知名品牌一直以新能源為發展前景在行業內也屬于資深行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研究探索自然更為深透所以也是實至名歸。比亞迪在車型品牌命名上采用中國朝代進行命名如“唐”“宋”“元”,打造中國風品牌帶有一絲民族特色。在技術上比亞迪率先提出“5.42”的努力目標也就是百米加速突破五秒、全時四驅和百公里油耗2.0升。
比亞迪表示2018年新能源車型銷量目標20萬輛,建設30000個配套充電樁,新能源車要覆蓋到400多個城市。
目前比亞迪同樣在公交車、物流車、設施車方面開始進軍,目前就深圳而言已經擁有不在少數的比亞迪新能源公交車投入使用。比亞迪能夠拔得頭籌不光是對于行業的深究,更多的是長遠的目光和獨特的名族色彩吧。
第二名:北汽EC系列
北汽集團屬于全球五百強企業,各種獎項榮譽已經拿到手軟。北汽進軍新能源行業也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北汽EC系列被稱為“國民電動車”,以15719輛的銷量創造了11月份的月汽車月銷售記錄,超過特斯拉和日產leaf等數款純電車型總和。
北汽EC系列共有EC180、EC200兩個車型,享有3年/12萬公里質保。EC180搭載最大功率30KW的高性能交流異步電機,并搭配了容量為20.3KWH的三元鋰電池,綜合工況續航152KM。而EC200車型采用最大功率36KW的永磁同步電機,綜合工況續航里程162KM,EC200和EC180相比升級了支持快充,半小時可充電百分之五十。
北汽EC系列的全球銷量體現了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需求量,更是展示了新能源在未來國際市場的巨大潛力。
第三名:知豆
知豆微型電動車于10月23日在2012中國(臨沂)城市微型純電動車國際高峰論壇上市。該車以歐洲設計理念設計,純自主正向研發,已獲得歐洲E-Mark認證,并通過了ISO9001、CCC和歐洲CE認證,目前出口意大利。
知豆打造的車型是微型代步車,小巧的車型和優惠的價格得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青睞,特別是在一線城市,交通的堵塞和限號限行限購的多方位限制使知豆這種微型車型漸漸進入人們視野。根據數據知豆2017年1-10月份銷售37118輛,以4000多輛優勢領先上汽。而在未來知豆這種微型車將會在一線二線城市汽車銷售戰中越來越出彩,短小的車身、可愛的造型、便宜的價格無一不是他成功的條件。
第四名-十名
第四至十名我們分別給了上汽、眾泰、江鈴、江淮、奇瑞、長安、吉利。在新能源行業這些品牌無不赫赫有名。上汽新能源的代表無非就是榮威的新能源車型,包含ERX5、ei6、e50、e550、e950。上汽1-10月份銷量32894輛,作為一款老牌子車型打造的新能源車型取得如此成績也在情理之中,上汽車型在設計上極具創造性,并且將科技與之融合這也是不少人喜愛的理由。上汽榮威erx5參考價15.48萬-22.38萬,ei6參考價14.18萬-19.88萬,e50微型車參考價8.49-13.49萬,e550參考價13.98-16.68萬,e950參考價19.39-23.19萬。
眾泰汽車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汽車品牌,高仿保時捷的sr9車型讓不少人體驗了一把開豪車的快感,對待眾泰品牌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畢竟一個品牌最主要的生命力就是品牌特色以及自己的品牌創造力。而在新能源方面,眾泰推出了眾泰E200、云100以及芝麻三款車型,眾泰本身品牌打造的就是性價比這一點也運用到了新能源車型上,眾泰E200參考價12.78-14.98萬,云100參考價5.59-13.39萬,芝麻2.28-8.38萬。配置上的優勢和價格上的優惠讓許多人趨之若鶩,但其續航里程也是讓許多人吐槽,不過總而言之在銷量上眾泰新能源依舊榜上有名,希望在以后眾泰能夠在技術上更加的完善。
奇瑞是一家從事汽車生產的國有控股企業,1997年1月8日注冊成立,總部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是尹同躍。公司產品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微型車等領域,奇瑞汽車9年蟬聯中國自主品牌銷量冠軍,成為中國自主品牌中的代表和精品。而奇瑞旗下的艾瑞澤5e以及奇瑞小螞蟻已經在國內市場闖出不小名堂。
艾瑞澤5e與傳統動力的艾瑞澤5相比變化不大,只在細節處理上體現了它新能源的身份。比如車身的一些電動標識,排擋桿也直接換成了旋鈕,還有車內的藍色縫線等等。瑞澤5e的電池被安放在了底盤中后部,并且加裝了護板。值得肯定的是,電池對車內空間沒有明顯侵占,后排地板非常平坦,行李廂的空間也不錯,蓋板下面還可以安置備胎。代步微型車在國內市場近幾年慢慢展露頭角奇瑞小螞蟻也隨之誕生,小螞蟻采用三元鋰電池,真空助力式對角線雙回路制動系統。其超級輕量化技術和全新LFS平臺搭配智能互聯技術使小螞蟻獲得不少人青睞。小螞蟻EQ1的安全性和高效智能造就了小螞蟻eq1卓爾不凡的品質特征。
吉利汽車97年進軍汽車行業,多年來專注實業取得了快速發展。在新能源領域,吉利推出了自己的超高續航能力的新能源車型帝豪EV300、帝豪PHEV,帝豪EV300擁有三檔動力回收,帶有天窗和超大的后備箱空間。吉利僅靠兩款車型銷量排進前十也證明了其在新能源領域做出的突破和自身多年累積下的口碑。
“在剛過去的11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11.9萬輛,前11個月銷量實現10連增,突破了60萬輛大關。通過相關的銷量數據不難看出,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這樣的特點:市場集中度很高,多集中于北上廣深等大城市。
限牌城市需求最旺盛
我國新能源汽車各地推廣的力度和進程不一,關注度與需求度也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通過關注度發現,華東、華北和華南地區關注度最高。從省份來說,北京、廣東、浙江、江蘇和上海等位列前五。與一線城市相比,西北和東北地區較為漠視新能源汽車。
數據還顯示,新能源汽車在個人用戶領域呈現這樣的特點:一線限牌城市銷量明顯高于非限牌城市。
從1-9月的銷量統計數據看,排名前十的城市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天津、廣州、合肥、重慶、長沙、寧波,其中銷量前六名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天津、廣州均為限牌城市。
·北京:今年新能源車指標半年就搶光
以前8月份才能用完全年的個人新能源指標,而2017年還未過一半,北京市民已將全年個人新能源指標用完。同時,截至2017年12月8日24:00,累計收到個人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120376個,相比較上一期猛增4萬人。
·廣州:7個人搶一個節能車指標
廣州11月份個人節能車的有效個人申請編碼總數達到7543個,實際配置的個人節能車總數則只有880個,比例約7比1。
生產地附近城市銷量更好
從圖片中的分布圖可以看出,我們新能源汽車企業和生產基地大都分布于東部沿海地區。據統計,沿海地區(山東、江蘇、浙江、廣東、上海)的電動汽車企業有9家,占41%;加上北京共有14家,占比達64%。
對比文中前面提到的銷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也基本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區,即形成了這樣的規律:新能源汽車企業和生產基地所在的城市及其周邊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更旺盛。
保持市場活力,關鍵要贏得私人用戶
新能源汽車自誕生以來似乎一直都有政策相助,不管是直接的資金補貼,還是汽車牌照上的優先。但是有人預測:如果牌照政策退出,一二線城市將增長乏力;如果補貼政策退出,三四線城市將陷入困境。
而新能源汽車一旦失去了政策的助力,若要持續保持市場活力,最關鍵的就是贏得私人用戶。
當前新能源車個人用戶銷量前十的城市當中,有六個限牌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銷量排在前三。在非限牌的城市當中,大部分新能源汽車銷量來自為單位采購或用作專車領域,在私人用戶領域,新能源汽車備受冷落。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在國內新能源車高銷量中,大部分被租賃公司等公共消費市場消化。部分車企通過合作方式成立汽車或新能源車租賃公司,將生產的新能源車銷售給租賃公司,事實上,銷量中私人購車比例并不高。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指出,新能源汽車在我國不同城市銷量表現得不平衡,正顯示其在私人用戶領域尚未獲得高度認知。基礎設施不普及,國產新能源汽車技術品質有待提高,都制約著私人用戶接受新能源汽車。
以北京為例,雖然新能源汽車指標很搶手,但同時每年被迫“棄號”者也高達近萬人。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此前發布的信息顯示,當前北京有超過8萬人輪候未來兩年的新能源指標,同時根據北京1~10月份的新能源小客車實際上牌量,北京有近萬人“棄號”,因為各種因素沒有使用新能源指標。
但也有好消息,我國消費者已經越來越能接受新能源汽車,再加上諸多利好政策的實施,私人購車比例逐漸增加。對于企業來說,當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通過“強健自身”,在私人用戶市場及早搶占份額。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只有私人消費成為新能源車市場的主流,才是剛性需求,讓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真正走強,同時能拉動配套設施等全產業鏈的發展?!保?/span>資料來源于搜狐CNEV新能源汽車網)
無論是國家政策的補貼還是在環境問題對燃油車的控制都不難看出新能源汽車已經是未來的趨勢,而城市交通壓力出臺的政策也使微型車漸漸進入人們視野,現在基本所有汽車品牌都在打造自己的新能源汽車來占領市場,新能源銷量連年攀高逼宮燃油車,可能在未來我們將會迎來一個全民電動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