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究竟需要多少公里的續航,500、800還是1000公里?
續航里程到底需要多少公里才能不焦慮?
從實際用車經歷來看,續航里程其實并不需要很長。

因為燃油動力汽車的續航里程從來都不是很長,燃油車的續航里程一般都在500公里左右,這可能是很多司機都沒有注意過的是;家用汽車以緊湊級的轎車和SUV為主,兩種車型的油箱容積往往在35-60升之間,轎車略小、SUV略大,MPV和越野車的容積最大,極限可以達到80-100升。
緊湊級轎車的耗油量普遍在8L/100km左右,對應的油箱容積按照50升計算吧。
極限續航是625公里,但是實際使用中總不會把車子開到拋錨才去加油,在油量指示燈點亮后就會去加油;指示燈對應的余量多為總容積的12.5%,對應的油量則為6.25升,所以實際使用的部分只是45升左右,對應續航則為560余公里。

這可是50升的標準,不少緊湊級轎車只是40-45升的油箱。
緊湊級SUV的耗油量會高一些,按照百公里九升為參考,正常使用四十五升、百公里九升,續航難道不是五百公里嗎?這就是70%左右的燃油動力汽車的真實續航。這是多年來司機們習慣的續航標準。

中型和中大型的轎車、SUV和MPV的油箱多為60-80升,其中轎車的耗油量已經普遍超過十升;SUV和MPV的真實平均油耗大多在12-13升之間,就算油箱是80升,去掉12.5%約為70升左右,續航里程也只是550公里上下而已。而且這是綜合城市路況、暢通道路和高速公路的平均油耗,如果主要是城市路況的話,耗油量還要增加兩升左右!實際續航里程要短不少。
至此還認為電動汽車需要多長的續航里程嗎?

現在的客觀不足不是續航里程,而是另外兩個因素。
因素1.車輛的價格
這才是核心因素,電動汽車沒有做到與燃油車的“同價同級”才是硬傷;比如以10萬預算選擇燃油車可以選到緊湊級甚至中型轎車,以及緊湊級的SUV,可是10萬左右的電動汽車卻只有小型車可以選。汽車是尺寸越大空間越大,大空間才能帶來良好的駕乘體驗;所以絕大多數人和家庭都喜歡大車,目前缺少“≤10W·A/B級”的家用車才是最明顯的不足。
汽車廠商應當以合理的續航標準配合合理的車型和尺寸,才能真正助力汽車電動化。

因素2.不夠多的充電樁
從15萬左右就有續航里程與燃油車相當或更長的電動汽車,仍舊有些司機無法接受這些車無非是因為擔心充電樁不夠多;其實在日常用車中不會有這種感受,打開導航搜一搜會發現周邊到處都是充電站或公共停車場的充電樁,但沒有使用過車輛就不會知道這個冷知識。不過在節假日的出行高峰期確實會有車多樁少的情況出現,想要打消焦慮就應該加速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充電樁密度,或布局流動充電車才對。
電動汽車不需要太長的續航,普通車型(轎車/SUV)只需要五六百公里即可,MPV可適當高一些;目前亟待克服的是三電成本,只有進一步拉低電池、電機和電控的成本才能讓電動汽車和燃油車同價同級。
下一步則是加速擴建充電樁,加速加油站的充電樁布局,有效利用十一余萬座加油站可解決下路的充電焦慮,現在的難點還在高速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