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國汽車制造商值得關注?
隨著汽車行業日益全球化和相互依存,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形勢正在發生變化,參與者的新角色是什么。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相對穩定,首先是歐洲和美國制造商,然后是日本和韓國制造商,全球汽車市場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中國革命。
而且這不是“其他”參與者。由于其規模和地緣政治因素,中國正在改變新車銷售的世界排名。本周是北京車展,看來應該看看在國內參展的制造商,看看哪些制造商值得關注。
中國主要汽車制造商有哪些?
比亞迪、長安、奇瑞和吉利是自主品牌汽車銷量最大的制造商(例如,上汽的銷量更高,但其近一半的銷量來自與大眾和通用汽車的合資企業生產車輛)。

比亞迪憑借其電動汽車和充電汽車已享譽國際。去年,比亞迪是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銷量最高的品牌(僅次于特斯拉),也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領域的領導者。比亞迪的潛力非常大,因為它的市場定位介于主流和高端之間,其汽車不僅在價格方面非常有競爭力,而且在質量方面也非常有競爭力。比亞迪今年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
長安在國際上不如比亞迪,但在中國實力雄厚,發展迅速,產品線豐富(同名品牌、中級品牌深藍、主流品牌歐尚、高端品牌啟元、高科技品牌AVATR)。目前,長安專注于新興市場,但拓寬視野并非不可能。

奇瑞汽車銷量已接近 190 萬輛,目前正在為擴張的第二階段做準備:進軍歐洲。其模式很簡單:打造專門針對“奇瑞”一詞聽起來非常中國化的市場的品牌。其結果是Jaecoo和Omoda,這兩款車已經在俄羅斯和某些亞洲市場上市,很快將在歐洲上市。奇瑞也是第二家宣布在歐洲啟動本地生產的中國制造商。
吉利集團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集團,這要歸功于其收購的西方品牌。事實上,它是唯一一家擁有外國品牌的中國制造商,這些品牌包括沃爾沃、Polestar、Lotus、LEVC以及 Proton 和Smart的部分品牌。這種存在已經讓吉利集團比其所有本土競爭對手更具優勢,因為它不必擔心其中國品牌的定位。盡管如此,該集團仍在致力于在歐洲推出高端品牌ZEEKR,并擴大Lynk & Co 的規模。
中國制造商排名迅速上升

中國“中型”汽車制造商
在這四家汽車制造商之后,還有六家中國汽車制造商的銷量很高。上汽、通用汽車和五菱的合資企業上汽通用五菱不僅在中國,而且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在熱門汽車領域也非常活躍。
然后是長城汽車,旗下有五個不同的品牌:長城、WEY、歐拉、坦克和哈弗(其中一些品牌已經在歐洲上市)。最后是上汽集團,旗下有MG(歐洲最強大的中國品牌)、廣汽、一汽、江淮和東風,旗下有一系列不同的品牌,但在中國以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還有初創企業
再往下看,就規模而言,我們發現一些初創公司值得考慮,因為它們的技術和目標。其中包括蔚來和小鵬,它們是豪華汽車領域的反特斯拉企業;理想汽車,其增程式電動車 SUV;以及零跑汽車(Stellantis 旗下企業),其電動汽車廣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