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
6月16日上午,全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協調推進會暨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聯盟會議在合肥召開。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一級巡視員吳韋人對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進行了部署。
會議通報了我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進展情況,對第一批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區域中心試點企業進行授牌,3家試點企業做了交流發言。
此次會議由省經信廳和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聯盟主辦,安徽巡鷹動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綠能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
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該產業聯盟成員以及有關專家約80余人參加會議。
“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生產成本逐年攀升,給產業安全和能源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
吳韋人強調,
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推動企業做好新能源汽車廢棄動力電池的收、儲、用;
發揮政府部門宏觀調控的引導作用,扎實做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的“放、管、服”;
發揮聯盟的橋梁紐帶作用,支撐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的“補鏈、招引、搭橋”,貫徹落實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大會精神,營造依法依規、寬松便捷、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
安徽率先在全國開展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區域中心企業(站)培育試點。
開發產線廢水、廢氣、廢渣協同工藝,實現退役電池100%無害化處理;
通過自主開發的殘值評估系統、回收溯源系統、生產節點控制系統及運營管理系統,做到來源可溯、去向可追、節點可控、責任可究;
通過補鏈、強鏈,打通上游產業環節,形成新能源電池從“資源-材料-應用-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的閉環技術體系。
會上,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安徽綠沃循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巡鷹動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分享了很多值得學習借鑒的成功經驗。
圍繞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節點可控的目標,安徽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以提高溯源信息采集率和上傳率為重點,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溯源體系建設。
截至4月30日
全省累計上傳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國家溯源管理綜合平臺新能源汽車89.7萬輛
電池配套電量約43.2吉瓦時(4320萬千瓦時)
電池配套質量超32萬噸
江淮、奇瑞等龍頭企業溯源上傳率均在99%以上
會后,吳韋人赴有關企業開展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專項調研。(左沄 夏肖蕊)
來源:安徽經濟報
編輯:左沄
審核:鄧九平
運維支持:安徽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