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將砸2萬億日元加速電動車戰略目標
日本傳統汽車巨頭日產 (Nissan) 周一表示,將在未來五年投資 2 萬億日元 (約合 176 億美元),以加速其產品線的電氣化。該公司的目標是,到 2030 年,日產 (Nissan) 和英菲尼迪 (Infiniti) 品牌的電動汽車比例將達到 50%,并推出 23 款新的電動車型,其中 15 款將是全電動的。
在電池方面,該公司計劃在 2028 年之前將全固態電池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ASSB) 推向市場。日產表示,在日本橫濱市的 ASSB 試點設施“最早將在 2024 財年”準備就緒。

目前,日產在美國、英國和日本設立了電池工廠,每年可生產合計約 7.5 千兆瓦時的電池,未來還會將在世界其他地方開廠進一步擴大電池的生產能力,其目標是到 2026 年擁有約 52 千兆瓦時的電池產能。
日產首席執行官內田誠 (Makoto Uchida) 在概述該計劃的演講中表示,日產正專注于 ASSB 的內部開發。
他說:“有了這個,我們將能夠將目前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一倍。”“隨著電池變得更小、更薄,我們可以提供更具動態性能的靈活布局,將業務擴展到皮卡等更大的領域。”
另外,日產還將斥資 14 億美元與其電池合作伙伴遠景 AESC 在英國建設一個新能源汽車制造中心,預計每年將為 10 萬輛汽車提供電池,雙方還計劃在東京北部投資 4.5 億美元建設汽車電池廠。
在充電樁問題上,內田強調了合作的重要性。“我們不僅關注日產汽車,也關注聯盟如何進一步……為建立充電站基礎設施做出貢獻。”
雷諾-日產-三菱是一家成立于 1999 年的汽車聯盟。三菱于 2016 年加入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內田認為日產公司在規模上比其他汽車巨頭要小,但其優勢是日產計劃利用與雷諾和三菱汽車結盟的規模,降低電池等電動汽車零部件的成本,這一動作抵消了零部件短缺造成的銷量損失。
在活動現場,日產汽車還對外公布了四款概念電動汽車,其中包含兩款純電 SUV、一款純電動敞篷跑車和一款純電動皮卡,命名分別為 Chill-Out、Hang-Out、Max-Out、Surf-Out,但是并沒有公布這些汽車的更多信息和技術參數。
(從上到下分別為Chill-out、Surf-out、Max-out和Hang-out)
據悉,日產旗下純電動旗艦車型 Ariya 將會在明年進入國內市場。
近幾年來,不少傳統汽車巨頭都在布局電動汽車領域。今年 3 月,沃爾沃汽車公司表示,計劃在 2030 年之前成為一家“全電動汽車公司”。此外,寶馬集團 (BMW Group) 表示,希望到 2030 年,全電動汽車的交付量中至少占到 50%。捷豹此前宣布,將于 2025 年轉型成為純電動汽車品牌。
但日本汽車企業對電動汽車的布局略顯遲緩,但日產 2010 年就發布了世界上第一款量產電動汽車 Leaf (國內稱為聆風)。其它日本車企也陸續宣布了其計劃,本田計劃未來六年將投資約 460 億美元用于電動車研發。豐田汽車也將在未來十年投資約 136 億美元用于電動車電池開發及其供應系統。
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正試圖減少交通運輸工具對環境的影響。
例如,英國希望在 2030 年前停止銷售新的柴油和汽油汽車和貨車。它將要求,從 2035 年起,所有的新車和貨車都要實現零尾氣排放。
在其他地方,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 的目標是到 2035 年將汽車和貨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 100%。
其它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在考慮將停止生產傳統燃油汽車,日本經濟產業省正考慮從 2035 年起,停止銷售純內燃機驅動的傳統汽車,轉而銷售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
在我國,2020年下半年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2.0》、《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指出,從產業、國家政策層面明確提出至 2025 年我國新能源新車銷量將占總銷量 20% 的目標,但業界認為這一目標可能會在明年便提前實現。
本月早些時候,在 COP26 氣候變化峰會上簽署的一份宣言的簽署國表示,他們將“努力實現到 2040 年在全球范圍內銷售的所有新車和貨車實現零排放,最遲不超過 2035 年在主要市場實現零排放。”
福特、通用、沃爾沃等汽車企業都在宣言上簽字,但也有大眾、豐田、日產等汽車企業沒有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