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成為名副其實電動汽車大國
參考消息網4月21日報道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20日報道,世界各大車企正加快在中國建設電動汽車(EV)生產能力。本田汽車公司在中國的兩家EV工廠計劃于2024年正式投產,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也將增加在中國的生產基地。
上海國際車展18日開幕,本田宣布,EV品牌e:N第二彈車型將于2024年初發售,第三彈將于2024年內發售。兩家EV專用工廠正在建設當中,2024年內將投產。

報道稱,除新設工廠外,本田還加快構建EV供應鏈。本田出資購入中國電池廠商寧德時代約1%的股份,并簽署了自2024年至2030年從寧德時代長期采購電池的合同等。馬自達汽車公司宣布,在中國首發的SUV車型CX-50將在江蘇省南京市的工廠生產。CX-50是一款混合動力車。
報道還說,大眾在中國的第三家EV專用工廠將自2023年下半年起啟動生產,集團旗下的奧迪也將在2024年底前在吉林省建設EV專用工廠,這也是奧迪在中國的首家EV工廠。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盧默稱“中國是非常重要的市場,我們將為應對較大變化而繼續努力”,體現出在中國繼續推進投資的考慮。
日本《朝日新聞》4月20日報道稱,中國僅EV銷量就超過了日本整體新車銷量,成為名副其實的EV大國。除了進軍日本市場并引發熱議的比亞迪以外,還有許多企業也投身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記者在18日開幕的上海國際車展上觀察到中國EV的最前線。
報道說道,18日上午,比亞迪在車展現場舉行新車發布會,展區內外人山人海。發布會上最令人興奮的莫過于小型EV海鷗的價格,最低可低至7.88萬元的親民價引起一陣拍手叫好。
比亞迪的產品包括從低價到高端的多種車型,目前在中國市場處于領先地位。
報道還說,續航里程一直是阻礙人們選擇EV的原因之一。各公司都在提升續航能力上下功夫,據稱,現已推出的車型中有的可以充一次電跑1000多公里。
蔚來則大力推行換電系統。進入其換電站可以在兩分半內為汽車更換充好電的電池。蔚來正在增設換電站,將努力讓70%左右的客戶都能在距離住宅、辦公室3公里以內的區域找到換電站。
理想汽車推出的L7為了滿足顧客的舒適性需求,設置了按摩功能。品牌負責人介紹,長途駕車腰酸背痛時最能凸顯該功能的用處。在現場走了半天的記者也嘗試了一下,確實如宣傳所說,按摩力度到位,大大緩解了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