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150萬輛達成!一汽-大眾華南“智慧工廠”將投產純電動車
5月9日,一汽-大眾華南基地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隨著一臺身披彩帶的白色大眾T-ROC R-line緩緩駛出,這家大眾全球最先進工廠迎來第150萬輛整車下線。
從2011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到2013年9月25日第1臺全新高爾夫駛下總裝生產線,不到8年的時間,一汽-大眾華南基地已經累計生產了150萬輛整車。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一汽-大眾華南基地實現了綠色工廠向智能智慧工廠的躍遷。同時,大眾全新電動汽車專屬平臺——MEB,也在一汽-大眾華南基地率先搭建,為大眾集團2020年推出本土化生產的I.D.新能源車型做好了準備;此外,MEB平臺電池系統的組裝也將在華南基地進行。
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碩表示,一汽-大眾華南基地是一汽-大眾全國五大基地戰略布局中的“智慧工廠”擔當,一汽-大眾華南基地已成為品牌旗下電動汽車戰略落地的樣板工廠,領創一汽-大眾2025戰略落地與執行,是一汽-大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
高銷量的背后,多車共線生產產量驚人
在下線儀式上,率先駛出的是第1499998輛整車——大眾T-Roc,由供應商代表駕駛;接下來是第1499999輛整車——奧迪Q2L,由中德雙方經理總裝二車間經理吳晉、外方專家Paulo駕駛;最后是由勞動模范代表賈偉濤、陳鋮、王發明、任志亮駕駛第1500000輛整車——大眾T-Roc R-line,并將鑰匙依次傳遞給張碩。意味著一汽-大眾在造車的每一環上,都有著將高品質汽車產品帶給用戶的決心與擔當。
目前,華南基地有大眾高爾夫、探歌T-Roc、高爾夫·嘉旅、奧迪A3兩廂、A3三廂、Q2L共六款車型投產。轱轆哥了解到,佛山工廠今年將再增加高爾夫純電和Q2L純電兩款車型投產,在此之后,華南基地投產車型將增至八款。
轱轆哥在現場發現,探歌T-Roc和奧迪Q2L車型正在同一條上產線上生產。這正是佛山工廠的最大特點,是一汽-大眾MQB平臺應用的第一條生產線,能實現同一個平臺的不同車型混線生產,是目前一汽-大眾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車型最多的生產線。
華南基地不僅是一汽-大眾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工廠,也是數字化程度最高的工廠。將踐行一汽-大眾“2025戰略”,承擔了一汽-大眾重要的發展使命。預計到2020年,佛山工廠將成為擁有2條生產線,生產10款車型,具備60萬輛基本產能和77萬輛最大產能的重要生產基地。
“智慧工廠”是如何練成的?
為什么說一汽-大眾華南基地是大眾全球最先進工廠?其將如何肩負一汽-大眾重要的發展使命?轱轆哥在這里找到了答案。
在沖壓二車間,自動化率達到100%,擁有國際最先進的伺服壓力機鋼-鋁混合開卷落料生產線,開卷線最高沖程達到93次/分鐘,大線整線最高達到17次/分鐘。
在焊裝二車間實現4款車型混線生產,車身尺寸100%在線監控,并在國內首次引入IPG激光焊接工藝。目前整個焊裝二車間擁有949臺KUKA機器人,綜合自動化率達到80%,確保了整車品質的一致性,也是一汽-大眾目前自動化率最高的焊裝車間。
在總裝車間,一汽-大眾自主開發并使用的無線扳手智能定位系統同樣樹立了行業新標桿。在生產與物流供應方面,裝配線按“h”型布置,使物流路徑實現最短。
每個車間都有不少造價不菲的AGV無人搬運小車在忙碌工作,無噪音、無污染,大大減少了車間內人員移動,提升車間安全性,更降低了生產成本與人員勞動負荷,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
可以看到,在這里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都被完成了,包括一些世界級難題的改造,德方廠長Holger Nestler表示,縱觀大眾集團全球的布局,華南基地是一個很重要的點。數據顯示,佛山工廠自成立來,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累計營業收入1699億元、累計創造稅收162.5億元。
電氣化進行時,MEB即將投產
對大眾集團來說,中國目前已經成為最大的單一市場。同時中國也是目前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未來也肯定會成為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
MEB平臺是大眾集團專門為電動車打造的全新平臺,擁有著世界領先的電動汽車技術水平,通過模塊化生產,大大縮短電動汽車從設計到生產的研發周期。
華南基地作為一汽-大眾電動汽車戰略的樣板工廠,MEB平臺已率先引入,目前,該平臺的焊裝車間和電池車間也即將完成土建施工和工藝設計,預計2020年10月佛山將下線首款車型。
“續航高達500公里,充電到80%僅需20分鐘,支持指定路線自動駕駛,這款本土化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將極具沖擊力。”張碩如此介紹該款車型。MEB純電動汽車模塊化平臺具有極強的擴展性,可打造不同車身軸距的車型,并根據不同電動車的需求調校出不同的續航里程,更具市場競爭力。
第150萬輛整車的下線對于一汽-大眾華南基地佛山工廠來講可以說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更展現了這個智能智慧工廠在數字化、智能化方面的成就。然而對于一汽-大眾而言,這將是一個新的開始,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引領潮流,期待一汽-大眾在電氣化時代的下一個15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