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Ocean-S概念車:以仿生智能重構電動轎跑技術美學與場景生態
2025年4月23日,比亞迪海洋網于上海車展發布旗艦概念車Ocean-S,以“海洋漣漪”為設計母題,融合第五代DM混動與e平臺3.0 Evo雙架構創新,通過性能、智能與環保的深度耦合,重新定義電動轎跑的技術邊界與場景價值。

技術內核:雙架構驅動效率與性能的極限突破
Ocean-S搭載第五代DM混動系統與e平臺3.0 Evo,實現動力總成與補能效率的雙重進化。混動版以1.5T驍云插混專用發動機與雙電機四驅系統達成500kW綜合功率,零百加速3.5秒,純電續航250km,綜合續航1400km,虧電油耗低至3.79L/100km(WLTC)。其技術核心在于雙電機控制器與發動機熱管理系統的集成化設計,能量傳遞效率提升至95.6%,較上一代系統優化12%,通過智能電驅與混動系統的毫秒級協同,消除動力切換的頓挫感。
純電版依托十二合一智能電驅與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雙電機總功率450kW,CLTC續航800km,支持兆瓦級超充(5分鐘補能300km)。低溫環境下,電池脈沖自加熱與全域溫控技術將-30℃充電效率提升53%,充電時間縮短40%。全車通過0.21Cd超低風阻設計(含主動進氣格柵與隱藏式門把手)及低扁平比輪胎,平衡能耗與動態性能。
仿生設計:動態曲面與工程語言的共生表達
前臉以封閉式格柵與分體式頭燈組構建“海洋生物”意象,貫穿式日行燈模擬波浪起伏,主燈組集成激光雷達與毫米波雷達,在滿足L3級自動駕駛硬件需求的同時,通過光影折射降低風阻。車身采用長軸距(2980mm)與短前后懸設計,溜背造型與俯沖腰線呼應流體力學,對開式無邊框車門與流媒體外后視鏡(量產版或調整為虛擬后視鏡)強化科技屬性。尾部通過高位貫穿式尾燈與擴散器造型融合光影與空氣動力學功能,燈腔內水滴狀結構在夜間形成動態視覺標識。

智能座艙:多模態交互與沉浸式場景的生態重構
硬件矩陣由15.6英寸自適應旋轉中控屏、全液晶儀表與12.8英寸副駕娛樂屏組成,支持8K分辨率與AR-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用戶可通過語音、手勢與眼動追蹤實現跨屏交互,例如手勢滑動切換導航界面,或眼動追蹤自動調節氛圍燈亮度。座椅采用波浪縫線工藝與零重力懸浮結構,集成壓力傳感器監測體態并自動調節支撐力度,長途駕駛疲勞度降低30%。內飾材料以回收海洋塑料再生的MicroTech超纖面料與竹纖維復合材料為主,碳足跡較傳統材料降低40%,竹纖維經納米涂層處理后耐磨性接近真皮,并具備抗菌性能。

智能駕駛:場景化決策與生態協同的閉環實踐
搭載32個高精度傳感器(含激光雷達、12攝像頭與5毫米波雷達),實現城市NOA領航功能。系統通過車頂激光雷達與高精地圖的實時融合,在復雜路況下自主決策匝道匯入、紅綠燈識別與擁堵跟車,并基于用戶習慣動態優化行車路線。創新引入“靈鳶”車載無人機系統,用戶語音操控無人機進行航拍、路況探索或應急通信,數據鏈路采用5G-V2X協議,時延低于20ms,支持4K視頻實時傳輸。無人機可自動跟隨車輛并規劃航拍軌跡,生成旅行Vlog;在緊急場景中,無人機可攜帶急救包或信號彈,實現遠程救援。底盤通過云輦-C智能阻尼懸架與iTAC智能扭矩控制協同,麋鹿測試成績達85km/h,較傳統燃油轎跑提升23%,懸架軟硬調節與扭矩矢量分配在濕滑路面或非鋪裝道路提升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