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企業正向歐洲市場進軍
參考消息網10月2日報道據路透社9月30日報道,中國電動汽車企業正滿懷希望地沖進歐洲,希望在傳統汽車巨頭尚未做好準備之際搶占先機,在向零排放邁進的歐洲市場中分得一塊蛋糕。
報道指出,在一眾競爭者中,蔚來率先于當地時間9月30日在挪威奧斯陸推出ES8電動SUV車型,這是該公司首次涉足中國以外的市場。盡管蔚來汽車估值已達5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74億元),這家公司當前在歐洲依然寂寂無名。
其他幾家歐洲人并不熟悉的汽車品牌也已經開始或正在計劃將公司的汽車銷往歐洲大陸,包括愛馳、比亞迪、上汽名爵、東風嵐圖和長城歐拉。
報道認為,以往經驗表明,歐洲汽車市場競爭激烈,長期由知名汽車品牌主導,對中國汽車制造商來說捉摸不透、挑戰重重。中國車企在進軍歐洲市場的過程中曾經歷過戰略失策,也必須應對長期以來人們對中國汽車廉價、量產的刻板印象,前者不利于中國車企在質量上贏得競爭。
實際上,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也贊同上述觀點,他曾預計,在歐洲這樣一個成熟市場中,中國車企“很難成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可能需要長達10年的時間才能在歐洲“站穩腳跟”。
該預測得到了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的贊同。后者也曾表示,小鵬汽車需要花10年左右的時間在歐洲市場“打好基礎”。
報道稱,中國還有很多像這樣的造車新勢力,他們只專注于生產電動汽車,并相信他們有機會在歐洲這個利潤豐厚的市場中敲開一扇窗。
而歐盟的電動汽車銷量比去年增長了一倍多,今年上半年漲幅達130%。傳統汽車制造商正不斷調整策略,由生產大型汽車轉變為生產電動汽車,并規模化涌入電動汽車市場熱潮。
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愛馳汽車的海外運營副總裁亞歷山大·克洛斯表示,“在傳統內燃機汽車市場中,每家知名車企都擁有一條門類齊全的汽車生產體系。相對而言,電動汽車市場還沒有那么擁擠,在我看來,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接受采訪時,克洛斯正駕駛著一輛愛馳U5電動SUV在德國慕尼黑兜風,這款車型已經開始在德國、荷蘭、比利時和法國銷售。

2021年9月6日,愛馳汽車高管亞歷山大·克洛斯在德國慕尼黑展示該品牌銷售的愛馳U5電動SUV車型。(來源:路透社)
報道介紹,愛馳U5在德國的起售價為3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2.4萬元),低于在德國購買新車的均價和大多數當地電動汽車的價格,這還不包括購買電動汽車補貼的9000歐元(約合人民幣6.7萬元)。為了將成本降至最低,愛馳U5只有4種配色和2種配置可供選擇。
“德國人愛買德國車”
在加速進軍歐洲市場的道路上,中國車企正在嘗試不同的商業模式,從依賴當地進口商、推行低成本零售選項,到建立更傳統的汽車經銷商模式。
如今,寶馬、特斯拉等西方頂級車企都在中國造車,中國逐漸成為科技強國的事實正在悄然改變人們過去對中國汽車“質量不過關、工藝粗糙”的刻板印象,盡管這很難完全被撼動。
安特耶·利弗斯是一名47歲的德國女教師,居住在靠近荷蘭邊境的德國西部。她的丈夫有一輛柴油版雪佛蘭沃蘭多汽車,但他們想要一個更“綠色”的出行選擇。在做了大量調查研究以抵抗不買德國國產車的批評后,他們在去年選擇了中國的愛馳U5,而且很喜歡這款車的操作方式和低駕駛成本。
利弗斯表示,曾經有人告訴她:“你不要買中國車,這不利于德國的就業。而且中國車價格低廉,都是塑料車。”但在她看來,就當前的全球汽車行業而言,情況已不再是如此。中國車中有許多德國汽車零部件,反之亦然。
利弗斯補充道,“德國人愛買德國車,所以買一輛中國車需要些勇氣。有時候,人們必須對新事物持開放態度。”
蔚來攜NOMI登陸挪威
近日,蔚來ES8電動SUV在挪威上市并開啟用戶交付,為客戶提供半展廳、半咖啡館和工作空間的蔚來中心也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正式開業。值得一提的是,挪威也是小鵬汽車進軍歐洲市場的初始基地。
挪威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支持使該國處于向電動汽車轉型的前沿。挪威電動汽車協會秘書長克里斯蒂娜·比表示,中國車企將挪威作為進軍歐洲市場的切入點是合理的,因為挪威消費者已經習慣了電動汽車,所以一個不知名的中國品牌只需要專注于提高銷量就行了。
“但如果去其他的歐洲國家,中國車企必須同時在電動汽車和知名度方面下功夫”,她補充說,挪威電動汽車協會已經與多家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展開了廣泛討論,幫助中國車企在登陸挪威之前了解市場細分和消費文化。
不過,她不確定挪威消費者是否會認可蔚來汽車的電池服務策略,包括為顧客更換電池而不是停下充電,提供電池租用服務而不是直接銷售電池。
“但技術才是中國車企真正走在世界前沿的核心,”克里斯蒂娜·比補充說。她還特別提到了NOMI——蔚來汽車儀表盤上的車載人工智能系統。
“新手攻略”各有不同
千篇一律的方法并不適用于所有中國汽車品牌。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一直致力于招募人才,并在挪威建立自己的基地。上汽名爵則通過一家汽車進口商將該公司的汽車銷往少數幾個歐洲市場。
而愛馳汽車一直嘗試以低成本戰略打入歐洲市場。曾擔任過沃爾沃汽車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高管的愛馳汽車海外運營副總裁亞歷山大·克洛斯表示,不同的銷售策略是由市場決定的。
例如,在德國,愛馳與歐洲電子產品零售巨頭Euronics建立合作,以銷售該品牌汽車,而不是建立傳統的經銷商模式。
克洛斯還指出,愛馳汽車的目標是明年面向整個歐盟銷售該品牌汽車,2023年進軍美國市場。
他補充說,中國車企過去征服歐洲市場的失敗嘗試不太可能繼續傷害到如今的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因為歐洲消費者已經逐漸習慣使用來自中國的電子產品。
克洛斯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正在進軍歐洲市場,這對我們也有利,因為這將使中國汽車品牌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中國車企在進軍歐洲市場的路上“荊棘叢生”,尤其對于一些不知名的品牌來說更是如此,總部位于布魯塞爾的電動出行平臺行業組織主席阿尼·里希特斯表示,“但如果品牌可以帶來創新,依然可以抓住很多機會”。(編譯/劉天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