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冬季測試:嚴寒挑戰下的性能比拼
近日,一場備受矚目的新能源汽車冬季測試在內蒙古牙克石鳳凰山景區圓滿落幕。本次測試吸引了近30款主流新能源汽車的參與,涵蓋了多個知名品牌,包括博世、埃特姆等企業的測試車型,以及比亞迪、小米、嵐圖、問界等自主品牌的車型。這些車型在測試中接受了電池續航、充電效率、低溫啟動、空調采暖等多個方面的嚴格考驗,為消費者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參考。
測試地點位于牙克石鳳凰山景區,這里得天獨厚的冰雪環境和寒冷氣候為新能源汽車冬季測試提供了絕佳的場地。測試湖面根據不同測試需求,修建了包括ABS分割路、棋盤路、冰直線、雪廣場、冰雪環路及操控路、越野路等在內的多種專業試驗道路,確保了測試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在測試中,新能源汽車首先被充滿電,并在低溫環境下靜置一晚。次日,車輛將在高速雪環道內按照預定的工況持續行駛,直至電量降低至預設的限值。通過計算車輛在這段時間內行駛的里程,測試人員能夠得出車輛在低溫環境下的實際續航里程。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極限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董曉菲表示,通過比較低溫續航數值與企業公告的常溫續航值,可以評估新能源汽車在低溫環境下的續航保持率。例如,如果高寒環境下測得的續航里程為200公里,而常溫下的官方續航數值為500公里,那么續航保持率即為40%。
國家高寒機動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主任李景升指出,高寒環境下電池電解液黏稠度增加,導致電池性能下降和能耗增加,這是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降低的主要原因。從行業平均數據來看,在-7℃時,電池的續駛里程保持率約為60%,而在-20℃時,保持率則降至約40%。然而,李主任也提到,近年來測試的數值呈現出逐年向好的趨勢,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在低溫環境下的續航能力正在不斷提升。

在空調采暖測試中,部分車型通過采用先進的熱泵空調技術,有效降低了能耗,提高了采暖效率。盡管部分車型在空調采暖方面的表現仍有待提升,但整體而言,新能源汽車在冬季采暖過程中的能耗和效率已經得到了顯著改善。
此次新能源汽車冬季測試不僅是一次對車輛性能的全面檢驗,更是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整體實力的一次重要展示。通過測試,各品牌新能源汽車展示了其在低溫環境下的技術實力和性能優勢,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精準的性能數據參考。同時,測試也為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