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投入新能源銷量卻不及預期長城汽車6000億“豪賭”背后
6月28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宣布,2025年長城汽車要實現全球年銷售40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80%、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相當于王健林的6000個“小目標”。
此消息一出,汽車行業為之震動。先做一個比較,2020年國內全年的乘用車銷量為2017.8萬輛,長城400萬的銷量目標就占比中國汽車銷量的兩成。而在2020年,長城汽車的年銷量僅有111.16萬輛,總營收為1033.08億元。換句話說,在未來5年,長城汽車要將銷量提升近4倍,營收提升近6倍。
同時,在長城的宏偉計劃里,400萬輛的的銷售目標中的80%要靠新能源,也就是有320萬輛車是新能源汽車。然而,2020年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只有57421輛,從目前不到6萬輛的年銷量增至320萬輛,增幅更是要達55倍,年復合增速將要超120%。
與過去業績相比,長城汽車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要“舍命狂奔”。一貫“低調”、“務實”的長城汽車為何突然如此激進?

重金搞研發
經過三十多年發展,已在A/H股上市的長城汽車成長為國內SUV及皮卡龍頭,主營業務包括汽車整車與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涵蓋SUV、皮卡兩大品類,擁有哈弗、WEY、炮、歐拉、坦克、沙龍六大品牌。
“每天進步一點點”是長城汽車沿用至今企業精神,但6000億的營收目標意味著長城汽車準備開啟一場“極速豪賭”,而籌碼大部分押在了智能化和新能源之上。
與其他車企相比,“過度投入”可能是長城汽車在智能化布局上最好的形容。
在研發方面,長城汽車已經構建了以中國為核心,涵蓋亞洲、歐洲、北美的“七國十地”研發布局。在生產方面,長城在中國建立了9個整車生產基地,還有海外的俄羅斯、印度、泰國3個全工藝整車工廠,和5個KD工廠。與此同時,長城汽車還在著力推進南美、歐洲地區的布局。
2020年7月推出“長城檸檬”、“坦克WEY”、“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其中“長城檸檬”和“坦克WEY”為長城歷時五年,研發投入超200億打造的智能化、模塊化車型平臺,分別側重城市出行和專業越野;“咖啡智能”為長城汽車整車智能化品牌,通過將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合二為一,塑造未來出行智能中樞。
在研發費用方面,未來五年,長城汽車累計研發投入達到1000億元,相當于每一年長城都要花掉200多億。與之相比,2021年蔚來汽車的研發費用僅為50億,小鵬汽車只有蔚來的一半,特斯拉第一季度也只有42億元人民幣。
同時到2023年,長城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的研發人員,會在現有1.5萬人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3萬人,其中,軟件開發人才達到1萬人,如此規模比肩如大眾、豐田這樣的行業巨頭。

新能源護城河
在新能源方面,長城汽車主打歐拉和沙龍兩個品牌,歐拉定位于高性價比、入門款,沙龍則聚焦于高端新能源汽車。今年9月,長城汽車將會再推出一個全新品牌,該品牌基于長城汽車DHT混動平臺開發,聚焦于PHEV。
至此,在新能源整車領域,長城汽車在燃油、純電、混動均有所布局。由于在新能源領域的深耕,目前,長城汽車4121億元的市值僅次于比亞迪和蔚來。長城汽車在新能源上的布局可謂信心滿滿。
然而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當長城汽車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新能源汽車之時,旗下唯一已經量產的新能源品牌歐拉的表現卻不及預期,尤其是與哈弗H6和坦克300等兄弟爆款相比。
最新銷量數據顯示,旗下歐拉品牌5月銷量為3597輛,相比4月的7476輛環比銳減51.9%。其中,歐拉黑貓銷量下滑超6成,單月銷量僅僅為1695臺。與2020年同期相比,歐拉黑貓的月度環比銷量下滑了27.13%,同比銷量下滑了63.26%。
在三電領域,除了2018年組建的電池業務全資子公司蜂巢能源,在無鈷電池、疊片工藝、固態電池等方面有所布局,長城汽車在電機和電控方面還未有起色。
今年長城汽車還重磅發布了氫能源戰略,目標直指“全球氫能源車企第一品牌”。自2016年開始涉足氫能技術研發至今,長城已投入近20億元,而在未來3年,長城還將增加投入30億元的資金。未勢能源是長城汽車氫能戰略的核心公司,目前已布局上海、保定、日本、德國、加拿大五大研發中心,開發出了車規級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零部件,包括燃料電池發動機、電堆、35MPa/70MPa車載氫系統、瓶閥及減壓閥等。
但是目前全球氫能源車產業發展并非主流,商業化成果更是非常有限。中汽協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21年3月底,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銷量僅為7505輛,其中主要以客車和專用車為主。在今年一季度內,國內氫燃料電池車的累計銷量只有150輛。如果沒有政策強制推動,氫燃料汽車的商業化表現會更加慘淡。因此,長城汽車在氫能源上的重金投入是否有所回報也令人生疑。
抄襲風波再起
4月有外媒報道,大眾官方正在針對朋克貓是否違反大眾汽車公司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一事進行相關調查,并保留采取任何必要法律步驟的權力,這就意味著歐拉已在某種意義上陷入“抄襲”風波。
在中國本土品牌汽車的成長過程中,“逆向開發”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多個汽車廠商均有“山寨”的歷史。但隨著中國品牌汽車的發展,原創度各方面大為提升。然而長城汽車的眾多爆款車型卻頻頻陷入“抄襲”風波,比如坦克300、歐拉黑貓、歐拉好貓等車型。
坦克300被質疑山寨新款福特Bronco,歐拉好貓有著濃濃的大眾甲殼蟲或者保時捷911的影子。更早推出的歐拉R1,也與本田e有著很大相似度,即將上市的歐拉朋克貓更是與甲殼蟲非常類似。
這對于長城汽車而言,并非一個好消息,尤其是拓展全球化和智能化戰略的當下。在業內看來,這種“借鑒”更似“抄襲”。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一年之前的長城三十周年慶典上,魏建軍以一句"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靈魂之問引發熱議。
一年之后,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表示,“中國汽車品牌,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超越,只有在這三至五年的時間里,快速放大優勢,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這個新賽道上領跑。而且,中國汽車品牌的機會,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