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再降價,20萬都不會是最低價,國內車企能彎道超車嗎?
沒有意外,特斯拉又雙叕降價了,今年的國慶節疊加中秋節,特斯拉再次給中國客戶一個驚喜:Model 3標準版續航升級版從27.155萬元降到24.99萬元,價格下降幅度2.165萬元,而就在5月1日勞動節的時候,特斯拉宣布了年內第一次降價: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前售價由32.38萬元下降至29.18萬元,在享受2.025萬元的新能源車補貼后,到手價低至27.155萬元。
半年不到的時間里,兩次大幅度降價,累計超5.5萬元的降價幅度業讓國內的新能源汽車企也蒙上了陰影,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中,比亞迪和北汽為傳統汽車產業轉型新能源汽車的代表,蔚來、理想、小鵬、合眾、威馬這5家是新勢力造車企業,從零做起,曾經國內擁有數百家新勢力新能源汽車企業,但是活下來的屈指可數,而前期鋪天蓋地投放廣告的恒大汽車至今也沒有投產,疊加近期恒大集團的事件,更是讓恒大汽車蒙上了陰影。
在燃油車領域,中國的汽車行業遠遠落后于歐美日韓等汽車強國,盡管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諸如一汽、上汽、北汽、廣汽等汽車巨頭也都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但是均依托合資品牌而活,銷量排名前列的業基本上是合資車型。近期華晨集團、長安集團都出現了經營不善的傳言。
在汽車發動機、整車制造、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國內的車企跟國際巨頭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盡管吉利收購了沃爾沃,北汽是戴姆勒的大股東,但是依然無法解決國內燃油車難以崛起的問題,所以早在十多年前,時任科技部部長萬鋼提出中國汽車要在新能源范疇實現“彎道超車”。畢竟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的燃油車有本質區別,電機、電池、電控系統取代了燃油機、變速箱。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鋰電池行業、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紛紛上馬,政府的支持力度極大,巨額的補貼撲面而來,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一窩蜂地涌向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那群人更多是為了騙取補貼,各地為了吸引投資紛紛給予土地、稅收甚至資金予以支持,最終就是一地雞毛,近十年新設立的數百家新能能源汽車企業基本上已經消亡。
在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傳統的燃油車企業轉型,如北汽、比亞迪等,另一種是諸如蔚來、理想等依托互聯網的新晉車企,但是不管是哪一種,目前都面臨著特斯拉的競爭,這也讓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能否實現彎道超車再一次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特斯拉無疑是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根據2020年上半年各廠商銷售數據顯示,特斯拉一枝獨秀,半年賣出17.9萬輛,第二、三位分別是大眾和寶馬,均不及特斯拉的零頭,國內最爭氣的還是比亞迪,位列第4,特斯拉就如同手機界的蘋果一樣,目前毫無敵手,并且產能越來越大,占得市場份額也越來越高。
眾所周知,在汽車消費領域,最核心的就是技術質量和品牌,毫無疑問,特斯拉在這兩項都是翹楚,幾乎所有的新能源汽車廠商都以特斯拉為藍本,目前特斯拉的優勢在于雄厚的技術沉淀、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更為可怕的還有無限的品牌號召力,眾所周知,特斯拉從不做廣告,但卻是最知名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如今特斯拉的汽車價格一降再降,讓本來就利潤微薄的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更加難以生存,要知道不管是蔚來還是比亞迪,其毛利率都很難超過兩位數,如果跟隨特斯拉降價,那就意味著虧損,如果不降價,那么就會喪失客戶,這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于蔚來、理想等新勢力車企而言,規模沒有上量,更加難以控制成本。
如果特斯拉的降價到此為止業就罷了,可是你知道特斯拉還有多少降價空間嗎?以Model 3標準版續航升級版為例,其制造成本尚且不足18萬元人民幣,目前的售價是25萬元,還有巨額的利潤空間,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春節期間我們或許會看到是第三次降價,后續還會有第4次、第5次,下探到20萬元以內并不是沒有可能,這對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打擊可想而知。
除了特斯拉還有豐田、大眾、通用等傳統汽車巨頭,這些企業具有巨額的資金,也有豐富的技術儲備,但是尚未完全發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燃油車還有很大的市場,它們并不愿放棄,等這些巨頭全面撲向新能源汽車市場,國內的車企恐怕會難上加難。
“彎道超車”是一個夢想,但是要想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