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宣城寧國市的亞新科噪聲與振動技術(安徽)有限公司,一款名為“無飛邊皮碗”的新能源汽車新型制動系統的核心密封件,訂單已經排得滿滿當當。以前,該產品一直依賴進口,通過自主研發,亞新科成為亞洲第一家、全球第二家實現無飛邊皮碗量產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全球市場占有率達35%。
“亞新科在密封領域有1000多個產品種類,面對全球市場競爭,我們選擇一到兩個產品種類,打造專精特新,努力做到極致。”亞新科噪聲與振動技術(安徽)有限公司質量部部長程龍告訴記者。

亞新科的成長歷程,折射出近年來宣城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飛速發展的軌跡。
宣城工業的蓬勃興盛,一直伴隨著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起步、發展、壯大。早在1980年,該市率先在全國研制成功第一輛三輪農用運輸車。如今,汽車零部件產業已成為宣城工業體系中最大的支柱產業。該市現有汽車零部件企業超過600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超過300家。2022年,全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600億元。
得益于產業集聚發展的優勢,自2020年起,宣城市已連續3年舉辦全省汽車及零部件產需對接會。
7月13日,“2023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同發展大會”在寧國市召開。大會通過技術交流、新品推介、企業宣介等形式,促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整零企業高效匹配、產需互補、協同發展。活動現場,5個重大投資項目進行簽約,簽約金額76億元。
錨定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目標,宣城市立足已有產業基礎,發揮區位資源優勢,圍繞“零部件—核心件—部件(總成件)”的發展思路,以“雙招雙引”和技術創新為雙引擎,積極推進傳統燃油汽車零部件企業有序轉型,提高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比重,著力培育3家至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百億級企業,持續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重點打造“三基地一中心”。
胡利·菲爾維格是中鼎北美市場銷售總監,最近他專程從美國來到位于寧國的中鼎集團總部進行述職和交流。胡利·菲爾維格告訴記者,中鼎在北美能夠供應具有競爭力的橡膠密封類產品和通風、懸掛類部件,客戶群已覆蓋通用、福特、斯特蘭蒂斯等汽車主機廠。
宣城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鏈長由市長擔任,集聚全市優勢資源向汽車零部件產業傾斜。
在寧國經濟開發區一隅,一家總投資30億元、年產6萬臺混合動力系統的企業——安徽威格鎂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試生產。“當地成立了工作專班,對口服務我們企業。從籌建到第一臺發動機下線,只用了9個月時間。”安徽威格鎂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楊林告訴記者。
2022年,宣城市簽約億元以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項目137個,開工102個。今年上半年,簽約億元以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項目49個,協議投資166.3億元;開工億元以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項目46個,總投資79.1億元。
“作為安徽省三大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之一,宣城參與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同發展有基礎、有資源、有前景。”宣城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淳寬告訴記者,該市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更大力度支持企業融入長三角知名整車企業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努力為打造全國一流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作出宣城貢獻、展現宣城擔當。(記者 羅 鑫 張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