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風景獨好車企進入轉型關鍵期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2019年2月份中國汽車產銷數據。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汽車總產量140.98萬輛,總銷量148.16萬輛,產量同比下降17.37%,銷量同比下降13.77%。

“從1至2月總體來看,汽車產銷377.65萬輛和385.15萬輛,同比下降14.08%和14.94%,同比來看,產銷數據比12月有所好轉,但下滑仍然較嚴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部助理研究員周毅表示,一方面,自2015年以來的購置稅優惠政策提前釋放了購車需求,加之前兩年高增長基數和經濟增速放緩帶來的購車意愿降低,以上種種因素導致汽車市場低迷;另一方面,今年一月份出臺的汽車促銷政策還沒有完全傳導到消費端,存在一定時滯,預計今年下半年,汽車銷售基數下降,政策效應開始顯現,數據會有所起色。
“車市主要是受到春節因素干擾,導致2月單月異常偏低,同時仍受到經濟增長壓力較大和樓市等外部環境影響。”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今年2月汽車銷量下降幅度達到峰值,僅好于2014年銷量,倒退五年,體現了2018年冬季市場的增長動力嚴重不強,春節前的轉移平穩銷量能力大幅衰減,行業運行相對低迷謹慎。
崔東樹認為,雖然部分廠家啟動汽車下鄉工作,但前期影響車市增長的縣鄉車市零售表現較弱現象尚未改善,形成普及消費不強但升級較好的局面。
“汽車產銷數據中,也有一些亮點。”周毅表示,一是新能源汽車因去年基數過低、恐補貼退坡而搶生產和消費,增長幅度較快。二是自2018年8月份以來,汽車銷量持續高于產量,庫存持續得到優化。
1至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萬輛和14.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3.5%和98.9%。
“新能源車繼續保持開門紅的強勢走勢。”崔東樹表示,2月新能源表現較強,傳統車壓力巨大,形成劇烈的分化走勢。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與日俱增,是近兩年來國內車市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從最早的研發試制,到將成熟的產品投放市場,再到新能源市場初具規模,也不過兩三年時間。在車企品牌紛紛發力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各種造車新勢力的加入,讓這個行業變的更加復雜。
周毅表示,這兩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年份,有三個問題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所繞不開的,一是技術進步能否使消費者對續航及安全性滿意,二是各項配套措施和政策支持能否令新能源汽車比燃油車更有競爭力,三是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能否有效應對外資品牌進入中國,這幾個問題會是這兩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所繞不開的話題,也是能否健康長遠發展的關鍵。
(經濟日報 記者:劉瑾 責編:渠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