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10月銷量大漲!但總銷量依賴采購、銷售依賴補貼?
國內新能源產銷量已經是全球第一了。毫無疑問,新能源浪潮給自主品牌帶來了一次機遇,國內新能源霸主——比亞迪在2003年就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的充電電池制造商,而近年來的長安、吉利和奇瑞在新能源方面也是突飛猛進。畢竟新能源政策帶來的除了機遇,也是所謂的“超車”機會,從北汽新能源突飛猛進的銷量,便可看到其中一二。
北汽新能源10月銷量大漲,EC系列同比大漲400%
在10月份,北汽新能源單月銷量達到了27814,相比1萬輛出頭的9月銷量,北汽新能源在10月份可謂得到了爆發性增長,環比漲幅超過100%,在10月份銷量甚至要比比亞迪還要高。而據乘聯會數據表示,1-10月份北汽新能源成績也十分可觀,總銷量為109636,同比增長達到了76.06%。而使得北汽新能源能夠有如此大增幅的功臣,那就是北汽EC系列了,需知道,EC系列在10月份的環比上漲達到了423.66%,單月銷量達到了20648輛,占了超過品牌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銷量或依靠采購?轉讓“綠狗出租”股份對采購有多大影響?
但銷量的突然大增卻并沒有讓北汽新能源狀態更好,小編還從其中看到不少蹊蹺。需知道在9月份EC系列的單月銷量也僅是5千輛不到,而且400%多的增幅對于一款全系沒有剎車輔助和車身穩定系統的微型車來說,顯然是不尋常的,那么為何會有如此大的銷量跌幅?這還是與北汽新能源的租賃業務有關。
早在2014年和2016年,北汽新能源就曾大量投資了兩個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可以說這兩個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就是租賃北汽新能源汽車的,所以也就不難看到,銷量的暴增與租賃公司的采購,兩者其中的淵源確實非常值得讓人懷疑。再留意回北汽新能源的銷量走勢,這樣突然的銷量上漲并非首次出現,若真是租賃采購業務帶來的銷量暴漲,顯然就難以讓人覺得銷量榜第一是實至名歸的。
而且,租賃的采購是注定不會長遠的,畢竟汽車租賃公司這類的大客戶始終還是會向“個人消費”導向轉移,特別是在新能源補貼逐漸減少的情況下,個人消費者對于車企未來業績顯然更有成效。而事實上租賃公司的乏力早有預兆,在今年11月12日,北汽新能源就擬轉讓綠狗租車60%的股權。而作為北汽新能源大量持股的租賃公司,綠狗租車的虧損可謂是日益嚴重,而這若是轉讓成功,毫無疑問將會對北汽新能源的采購業績帶來一個不少的影響。
本可搶得先機,依賴補貼卻成致命問題
那么為何北汽新能源需要如此依靠采購業,而在個人消費者的汽車市場中卻不斷被人追趕?毫無疑問,北汽新能源的起點是非常高的,北汽新能源創立于2009年,雖然不如比亞迪那么早,但也絕對算是取得了市場的先機,再者還有北汽集團控股,對其產品研發、技術積累、市場營銷等多方面都是有很大好處,甚至更是國內第一家拿到新能源牌照的新能源車企。所以一直到2016年,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已經超過8萬輛,一直都是國內新能源銷量榜的悍將。
但這一切從2017年開始發生改變。2017年在新能源市場最大的變化就是新能源汽車政策補貼開始滑坡,同時推廣目錄重申和地方補貼減少,北汽新能源在2017年的銷量增幅開始減緩。而這些其實在此前同樣是早有預兆,需知道北汽新能源在2016年銷售的5萬輛中,在北京地區的銷量就占了其中的五成,而北京在當時對北汽新能源又是有著多項的政策刺激。言下之意就是,其實北汽新能源一直都非常依賴政策。
到今年6月份,當新能源補貼減少和標準提高之后,北汽新能源的銷量主力車型——EC系列已經難以拿到補貼了,所以當月銷量也只是降到了個位數,雖然隨后EC系列馬上推新款來重新獲得補貼,但也確實顯得別動。而這,也就看出了北汽新能源技術的單一,隨著市場的發展,新能源車型已經包括了插電式混動、純電動甚至增程式電動,但北汽新能源旗下的車型大部分都只是純電動,對于目標消費群體選擇來說當然會有局限性。所以在面向消費者市場領域,動力選擇單一且過于依賴補貼,就是北汽新能源的現況。那么之后隨著新能源補貼的減少甚至取消,北汽新能源面向個人消費還會剩下多少賣點呢?十分值得北汽新能源深思。
總結
今年9月份,北汽新能源正式“借殼”上市,證劵簡稱“北汽藍谷”。雖然上市后股價直線跳水、兩次跌停,但北汽新能源也算是邁進了一大步。特別是面對著北汽的迷茫,也就意味著北汽新能源成為了其的“救命稻草”。
誠然,今年北汽新能源不論是銷量還是盈利都呈上升狀態,但正如上文所述,品牌銷量依賴“大客戶”采購,面對個人市場又依賴政策補貼,這絕對是不遙遠的,其中的隱患確實非常值得北汽新能源注意。市場在變局,北汽新能源現時的“賣點”或許很快就不可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