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智能駕駛落地節奏加速:國內政策逐步明晰,多家車企獲得牌照
智能駕駛技術正逐步從理論走向現實。近日,L3級智能駕駛的落地節奏明顯加快,國內相關政策逐步明晰,多家車企已成功獲得L3級自動駕駛測試牌照,標志著我國智能駕駛技術邁出了重要一步。

據悉,北京、武漢等地已相繼出臺相關道路測試安全評估規定,并細化了車輛事故責任劃分。這些政策的出臺為L3級智能駕駛的落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時,包括比亞迪、小鵬、蔚來、寶馬、奔馳、極狐、智己、阿維塔、長安在內的多家車企已成功獲得L3級自動駕駛測試牌照,這意味著這些車企已經可以在部分開放道路上進行L3級自動駕駛測試,正式上車的時間也在逐步縮短。
L3級智能駕駛作為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分水嶺,其特點在于駕駛操作和周邊監控均由系統自動完成,駕駛員只需在緊急動態下做好接管處理即可。與L1至L2級自動駕駛相比,L3級在駕駛員干預和安全性方面有了顯著提升。因此,L3級智能駕駛的落地不僅將極大提升駕駛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還將為智能駕駛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獲得牌照的車企中,不少企業已經展示了其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實力。例如,長安汽車在暴雨中穿越十字路口的測試中,其L3級測試車能夠迅速重新標定模糊車道線,展現了出色的感知和決策能力。而小鵬汽車的XNGP4.0系統則采用了“5激光雷達+12攝像頭”的架構,在迷霧測試中顯著降低了漏檢率。此外,華為、蔚來等企業也在L3級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然而,L3級智能駕駛的落地并非一帆風順。在人機交互的信任閾值、數據安全的攻防戰以及邊緣場景的進化博弈等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同濟大學研究顯示,駕駛員在系統連續接管后注意力會渙散,這要求創新人機接口設計以提升駕駛員的信任度。同時,自動駕駛系統每天產生的大量數據也面臨著新型網絡安全威脅。此外,在邊緣場景測試中,系統需不斷提升識別能力以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