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羅蘭貝格報告:電動汽車成為主流,現在90%的中國消費者正考慮購買電動汽車
近日,羅蘭貝格發布第九期《汽車行業顛覆性數據探測》,對法國、德國、日本、韓國、中國等18個國家的1.8萬汽車用戶進行調研,基于五大維度的26項指標對每個國家進行評分。
報告顯示,由于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強烈購買需求,中國在汽車行業顛覆性排名中位列第二,第一名是荷蘭。目前,90%的中國消費者正考慮購買電動汽車,而2017年這一比例為60%。此外,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在2020年也增長至逾130萬輛,創歷史新高。

中國愈發嚴苛的汽車排放法規也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報告指出,自2017年以來,中國燃油車限行城市數量從9個躍升至27個,占樣本總量的93%。在移動通信技術方面,中國在接受調研的所有國家中也處于領先地位。已有超過2.5億人使用5G套餐,占智能手機用戶總數的15.6%。此外,30%的中國消費者有意愿線上購車,而報告中的平均水平為15%。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中國對線上購車沒有限制。
報告表示,總體看,電動汽車滲透率在2017年至2020年間增長了兩倍有余,占汽車總銷量的4.7%。推動電動汽車發展的不僅是特斯拉等行業先鋒,傳統汽車制造商目前也正推動著變革,并積極投入。
報告指出,電動汽車發展也受到電動汽車補貼和支持政策的推動。例如,中國、日本、韓國和德國目前都為消費者購買純電和混合動力汽車提供了直接補貼,其中,德國的補貼最高達9,000歐元。法國、英國等一些國家,近期也承諾逐步淘汰燃油汽車。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電動汽車現正成為主流。傳統車企近期已大力投入電氣化轉型與發展。例如,通用汽車、大眾汽車都在大力投資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產品開發。
“雖然現在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汽車銷量遙遙領先,但造車新勢力市場估值與之旗鼓相當,甚至更勝一籌。” 報告分析,市場高度重視電動汽車企業,不論其收入、盈利能力,或者甚至是否已有產品產出。例如頭號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的估值高于前五大傳統汽車制造商的總和。
出品 | 搜狐商學院
編輯 | 徐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