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摩企加碼海外“掘金”步伐浩萬新能源與非洲Spiro電動汽車公司簽署10億美元銷售協議
本報記者 尹麗梅 童海華 北京報道
在行業加速轉型的新階段,中國摩托車企業繼續講述著“出?!惫适隆?/span>
《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近日浩萬新能源科技公司(以下簡稱“浩萬新能源”,品牌名為Horwin號外)與非洲Spiro電動汽車公司簽署了未來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計劃銷售50萬臺電動摩托車,總金額達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47億元)。這意味著,主打海外市場的智能電動摩托車生產商浩萬新能源的業務板塊將延伸至烏干達、肯尼亞等新興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浩萬新能源主要開發智能底盤電摩和兩輪輔助駕駛技術平臺,為用戶提供全場景智能輕出行解決方案。2022年11月,號外完成了億元級天使輪融資,由XVC等多家機構連續領投。本次融資金額將用于號外品牌、渠道建設,以及未來在技術等方面的投入。
記者了解到,Spiro提供電動汽車并致力于推動經濟實惠的清潔能源技術在移動行業的普及。Spiro擁有強大的政府渠道資源,并與非洲多個國家政府簽署了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獨家合作協議,包括貝寧、多哥、盧旺達等國家。Spiro的投資總部ARISE位于迪拜,市場范圍覆蓋整個非洲、印度以及中東市場,業務板塊涵蓋地產、太陽能、新能源、農業、礦山等領域。
“非洲新能源摩托車在商業價值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同時也存在多樣性和復雜性。浩萬新能源作為創業公司,憑借敏銳洞察力和快速決策力,在競爭激烈的非洲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了商業成功。而此次‘牽手’,更將浩萬新能源與Spiro的戰略合作推向了新的高度。這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非新能源經貿領域的一次重磅合作?!焙迫f新能源方面表示。
以“顛覆者”姿態入局
實際上,這并非浩萬新能源首次與Spiro“牽手”合作。據了解,早在2022年,浩萬新能源便攜手Spiro布局非洲市場,達成了5萬臺電動兩輪摩托車的合作協議。此次總金額達10億美元銷售協議的簽署,是號外品牌在非洲市場向前跨出的又一大步。
號外是以“顛覆者”的角色進入摩托車行業的。號外創始人兼CEO周維此前曾對記者表示:“就像特斯拉對于汽車行業的改變一樣,我們希望重新改造電動摩托車的基本架構?!?/span>
因此,號外全棧自研的IM一體化智能底盤應運而生。據悉,IM一體化智能底盤高度集成三電系統,能大幅降低線阻、減少發熱,在控制成本的同時提升整車效率、性能和續航;將電機、電控、電池包熱管理統一集中控制,進一步降低熱管理的重量和體積,進一步提升能量利用效率;平臺化一體式底盤,實現造車者的造車自由和個性用戶的個性自由,實現快速產品化,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一體式底盤模塊化設計,打造全球首個生產一體化底盤的智能黑燈工廠,實現全自動智能產線,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最大限度減少由人工組裝帶來的各種影響因素。
與此同時,高度模塊化的設計配合積木式的組裝技術,直接將預組裝模塊運輸到海外前置倉,根據需求使用機械手技術自動組裝,大幅降低備貨、運輸成本,解決兩輪車大件出海難題。
記者注意到,在2022年11月舉辦的重慶摩博會期間,浩萬新能源發布了搭載IM一體化智能底盤的Senmenti系列整車產品:高性能電動城市ADV(Urban-ADV) Senmenti 0,電動超級旅行車(Hyper GT) Senmenti X。
依托于IM一體化智能底盤,號外Senmenti 0實現了在70kW最大功率、400v的高電壓平臺、16.2kW·h的電池容量條件下,僅以200kg的產品重量(同級別油車的干重基本都大于230kg)實現0.32hp/kg的高推重比(比同級別燃油車高28%~37%,比同級別的電動重機高44%),極速200km/h,續航超300km,以及2.8s零百加速的體驗。以一半的功率和三分之二的電池容量就實現了同級別產品的性能,使得搭載IM一體化智能底盤的車型產品具備更輕、更強、更安全、更穩定、更高性能和更高效率的特性。
“號外推出純電動摩托車是基于當前的大環境:首先,電動化是摩托車行業不可逆的發展趨勢;其次,電動汽車產業鏈的發展產生了外溢效應,蔓延到了兩輪車行業,在電動汽車領域積累的產能、技術等可以在電動摩托車行業中復用?;陔妱悠囆袠I的產業和技術,兩輪車行業已經形成了成熟的一體壓鑄成型的鋁合金型材供應鏈產業集群。”周維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動汽車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滲透率已經達到30%,而電動摩托車在全球范圍內滲透率還不足3%。充電補能等基礎設施的成熟以及消費者教育的完成,將推動電動摩托車市場迎來快速增長。
加碼布局非洲市場
浩萬新能源緣何將目光鎖定非洲市場?
記者了解到,在非洲,摩托車在交通領域起著重要作用。許多非洲國家廣泛使用摩托車作為公共交通工具,摩托車已成為非洲國家交通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摩托車網約服務的擴張,非洲摩托車市場正迎來進一步發展的機遇。在非洲最大的“摩的市場”肯尼亞,有520萬人使用摩托車,它們不僅提供載客服務,還承擔貨物運輸任務。在肯尼亞,每10個人中就有1人依靠摩托車謀生。
與此同時,由于燃料成本和進口燃料稅的不斷上漲,電動摩托車正成為非洲市場的重要選擇。
智庫“賦能新能源”(Powering Renewable Energy)最近發布報告稱,非洲的摩托車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到2027年市場規模將增長到50.7億美元,電動摩托車將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可持續交通轉型的主導力量。據預測,到2050年,非洲國家的摩托車數量將迅速增長50%,但其中一半將轉向新能源車輛。浩萬新能源敏銳地抓住了這一商業風口。
“號外品牌與Spiro公司在合作中,憑借全棧自研技術實現了供應鏈團隊的敏捷開發與柔性生產能力,實現了高效、高質量交付。而且,對應非洲不同的市場需求,號外品牌僅在一年之內就快速迭代了5個版本的產品。以往產品迭代依賴于傳統供應鏈驅動的研發模式,而號外品牌基于底層技術全棧自研,實現了產品研發的新范式。”浩萬新能源方面表示。
“除了整車出口,我們還將幫助非洲國家建設充電設施和電池交換站,這將促進非洲新能源基礎設施的發展?!敝芫S說道。
值得關注的是,號外品牌的生產制造能力正朝著敏捷組織的方向快速迭代。今年5月,號外一期5G智能積木工廠(Building-Block,簡稱“BB工廠”)正式落成并投入運營,從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和網絡化4個方面進行規劃建設,探索兩輪行業生產模式新范式,實現了智能制造。
據了解,兩輪行業全球每年新增2.3億臺,其中摩托車新增5000萬臺,到2030年,全球摩托車市場電動化率預計將從9% 提升至48%,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美元,高性能電摩賽道的快速增長將帶來令人振奮的市場機會。在電動化、智能化和碳中和的趨勢下,行業未來具備巨大的市場增量。而乘著這一“東風”,行業或將孕育出全球性的電動兩輪品牌,再造百億美元甚至千億美元的全新智能科技賽道。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中國摩企加快了進軍海外市場的腳步,加速搶灘新興市場。除了搶占非洲市場外,不少中國摩企也在阿根廷、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和多米尼加共和國等拉美國家進行布局。
據海關統計,2021年中國摩托車出口1192.7萬臺,同比增長23.0%;出口額70.1億美元,同比增長39.7%,創10年來新高。即便是在2022年摩托車出口量出現回落的情況下,摩托車出口單價比2021年上升了28.3%。
有業內人士表示,摩企出海拓展市場,在為廠商帶來新現金流的同時,也有助于拉升品牌國際化形象,反哺國內市場。
(編輯:張碩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