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稱冠世界
參考消息網3月14日報道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9日報道,中國作為電動汽車出口國的影響力日益增長。2021年中國電動汽車出口量比上年增加2倍多,達到50萬輛左右,超過德國和美國,居世界首位。
中國正在推進電動汽車的產業聚集,因而在生產成本上競爭力增大的新興車企銷量得以增長。在全球電動汽車生產中,中國也占據大約60%的份額。繼數碼產品之后,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也成為“世界工廠”。
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和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統計,2021年德國的電動汽車出口量是上年的2倍,約為23萬輛;美國出口量減少30%,約為11萬輛;日本增加24%,為2.74萬輛。
報道稱,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的增長主要是面向歐洲,為23萬輛。這也因為歐盟提出了到2035年禁止銷售混合動力新車和汽油新車的方針。
報道指出,中國電動汽車出口增長的背景是電動汽車產業的聚集。作為核心零部件的車載電池,從正極材料等原材料采購到組裝都在當地進行一條龍生產。
中資電動汽車零部件制造商表示:“在中國,由于采購效率提高等原因,生產成本僅為其他地區的一半左右。”
報道稱,中國電動汽車產量也在不斷上升。《日本經濟新聞》根據英國艾爾西汽車市場咨詢公司的數據推算,2021年全世界電動汽車產量為399萬輛,其中中國產量為229萬輛,占全球產量的57.4%;歐洲占22%,美國占12%,日本僅占0.9%。
2021年9月,被稱為“中國版特斯拉”的上海蔚來汽車在挪威發售電動多功能運動型汽車(SUV)。該公司2022年還將進軍德國和荷蘭。
報道稱,中國電動汽車的攻勢也面向東南亞展開。中國上汽集團(17.800,-0.15,-0.84%)在泰國電動汽車市場上占有巨大份額。其主力車型“MG EP”的售價約為100萬泰銖(約合3萬美元),而且比日產汽車公司電動汽車“聆風”的促銷價格便宜大約30%。
歐洲企業也通過電動汽車戰略來進行抗衡。德國大眾汽車到2030年之前將在歐洲建設6個電池工廠。

3月9日,在安徽淮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人在汽車線束生產車間忙碌。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