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流通體系建設研討會將于8月22日隆重召開
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主辦,以“新能源·新需求·新流通”為主題的2018新能源汽車流通體系建設研討會,將于8月22日在上海西郊賓館隆重召開。本次研討會將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史和新能源汽車流通體制建設上舉足輕重的一次思想盛會。
本次研討會邀請到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刁建申、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肖政三、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朗學紅、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王都、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秘書長章弘等,以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副所長傅連學、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一秀、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營銷公司總經理林密、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京津營銷總監葉庭文、浙江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營銷官向東平,威馬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管理總監陳巍、眾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渠道總監傅琨、領跑汽車副總裁趙剛等嘉賓將蒞臨現場,并對新能源汽車流通體系建設發表主題演講。同時,論壇還將邀請國內外整車企業高管,國內外新能源整車企業高管,互聯網領軍者,國內外知名咨詢研究中心及科研院校的專家學者,國內外汽車行業協會代表,及媒體共百余人參加。
新能源汽車流通體系建設核心:提高消費者體驗及運營效率
“新能源汽車以后將如何交付,新能源汽車企業未來將通過何種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呢?”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7月在長春2018中國汽車行業趨勢高峰論壇上發問。由此引發了,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負責人以及多位汽車流通領域專家的思考,他們就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新能源流通體系建設不斷進行探討和研究。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
新能源汽車流通體系亟待建設
在國家補貼政策的支持下,自2009年至今,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第一大市場。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接近80萬輛,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去年新能源車在整體車市中占比2.7%,雖然整體比重不高,但年增長率卻是整體車市增速的14倍。
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1.2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11.5%。另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統計,新能源汽車中乘用車銷量約為35萬輛,達到上年同期的2.3倍。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已實現新能源汽車保有量199萬輛。
(數據整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
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速度同步,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為走向的汽車四化亦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與此同時,電商、新零售等新形式也在不斷地推動新能源汽車流通渠道的變革。在傳統汽車銷售方面,“1998年引入國內的4S店模式有著近百年的成功歷史,在國內也已延用了20年”,沈進軍指出,隨著今天汽車產品、市場,以及需求端的變化,新形勢下汽車的銷售模式、流通方式、流通業態也需進行適時調整。
“流通業跟消費最接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表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能夠更迅速、更準確地捕捉到消費變革的新趨勢,也只有順應消費需求的變化整個流通體系才能更好。王青指出,由于新能源汽車正從機械產品向電子產品轉變,它更像是一個移動智能終端,后端服務對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的影響很大,不只是針對車的服務,還有針對車載的附加服務提供的服務。同時,汽車行業內外部條件的變化,也使得原有增長模式越來越受到制約,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如此,新能源汽車需求的細分就會導致流通的針對性更強,而電子商務和汽車流通也正在加速融合;同時后市場規模會快速增長,這都對流通渠道提出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