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在各種補貼、減免等政策的傾斜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如火如荼,相關技術也在不斷更新換代,不僅提升了出行效率和駕乘體驗,也促使汽車的養護成本逐漸降低。那么在新能源汽車在保養和使用方面,相比燃油車是不是更有優勢呢?下面阿雅為您帶來詳細的解答!

一般來說,電動車需要每1萬公里進行一次保養,每次保養主要針對電池及零部件,保養費用對于燃油車來說還是有些優勢的。因為沒有燃油發動機,僅靠電機驅動,所以省去了更換機油機濾。但新能源汽車也有防凍液,與傳統車輛不同的是防凍液用于冷卻電機,并也需根據廠家規定時間進行更換,一般更換周期為2年或4萬公里,而防凍液的種類與傳統汽車完全相同,可以自行更換。
而對于其他易損件,像雨刷器、剎車片等都與傳統燃油車一致,可以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定期更換。新能源車的這些優點的確可以減少一部分的保養與維修費用。但事物總是有兩面性的,電動車也是有一些比較“致命”的缺點。新能源車由于取消了許多機械運動件,所以一般故障不會在直接實際行駛中表露出來。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重中之重,電池組一般由上千節18650電池組成,一旦發生故障需要立刻檢查維修,不然會有火災風險。而且電池組的維修不像發動機維修哪壞換哪,打開機蓋就可以開始維修。而新能源車電池組一般設置在車輛底盤,一旦需要維修就變成了一場費時費力的大工程,幾十節18650電池組成的單個電池包,整個電池組則有十幾個獨立電池包,查也能查半天。
一般情況下汽車蓄電池平均充電時間在10小時左右,過度充電、過度放電和充電不足都會縮短電瓶壽命。在充電過程中如果電瓶溫度超過65℃,應立即停止充電。當電池在使用后沒有及時充電,這個時候就處于虧電狀態,在此狀態下存放電池,很容易出現硫酸鹽化,硫酸鉛結晶物附著在極板上,堵塞電離子通道,造成充電不足,電池容量下降。

電動車在起步、載人、上坡時,如果猛踩加速,則會形成瞬間大電流放電。大電流放電容易導致產生硫酸鉛結晶,從而損害電池極板的物理性能。在行駛中如果出現速度突然降低幾十公里,可能是某一組電池出現了問題,應盡快檢查。
提示,新能源汽車的清洗可按照常規車的清洗方法,但是,在清洗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避免水流入車體充電插座,導致車身線路短路。前機蓋動力艙更要謹慎清洗,不要使用水槍噴射清洗以免電池受潮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