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使用體驗待提升
作為高價耐用消費品的代表,汽車帶給消費者的價值體驗并非短期的、一次性的。無論是始于顏值、智能,還是性價比,最終消費者對于汽車產品的評價,都會歸結于使用便利性。可見,為消費者創造一個便利、完善的使用環境,是提振汽車消費的前提。然而,在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的當下,使用成本高、充電設施不健全等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充電詬病多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23年底,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總量達859.6萬臺,同比增長65%,充電基礎設施體系規模持續擴大。全國共有6328個服務區配建了充電設施,占服務區總數的95%,北京、上海、河北、安徽等15個省市高速公路服務區已全部具備充電能力。然而,上述消費者反映的充電樁難尋、廢舊樁較多、充電成本高等問題屢見不鮮。
今年1月,天津市消協發布的“天津市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使用情況調查”報告顯示,充電樁數量少、充電車位被占用、停車空間狹小、充電價格高、停車費用高、運維及安全性保障程度低、充電App種類多不通用等是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用戶都遇到過的問題。
“我換電動汽車幾年了,車是好車,但在公共充電樁充電體驗太差。”比亞迪秦EV車主王力(化名)告訴記者,自己在使用公共充電樁時,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充電問題,如:充電線太短,跟車位不匹配,壓根夠不到充電口;空閑樁很難找,有時候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還是壞樁;充電位經常被油車霸占……這些問題讓王力的電動汽車使用體驗大打折扣。
不止王力一人遇到過這些難題。此前,一位使用北汽EU5的網約車司機還向記者反映,自己第一次在北京朝陽區某充電站充電的時候,遇到了充電槍拔不下來的情況,耽誤了近半個小時,乘客的行程也因此受到影響。遼寧沈陽的網約車司機老胡(化名)則因為找不到充電樁而發愁:
“電動汽車在冬天掉電快,東北的冬天更是‘無解’。自己之前為了找充電站,聯系了好幾個司機兄弟,大家一起幫忙。”
使用成本高也是困擾廣大新能源汽車車主的一大問題。王力表示,有些充電場站收取較高的停車費,充電不劃算。另外,去年以來,不斷上漲的充電費用也使得新能源車主的使用成本一再攀升。去年7月,河南鄭州、廣東廣州、北京、重慶等全國多地出現充電樁漲價現象。據了解,北京市部分繁華地段充電價格達到2.1元/千瓦時,上海更是達到2.5元/千瓦時。
充電設施有人建無人管
針對新能源汽車使用環節存在的種種難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技術部副主任、中國充電聯盟主任劉鍇表示,目前的充電基礎設施雖然能夠基本保障電動汽車出行,但布局不夠合理、技術選型需要改善、運維保障需要進一步加強等結構性問題還需進一步解決,保證充電設施不僅“有人建”,更要“有人管、能持續”。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認為,造成車主體驗欠佳的根本原因,還是充電樁價格體系尚未建立,公共充電樁充電貴、運營差,導致充電樁利用率低,大部分運營商處于虧損狀態。車夫咨詢合伙人曹廣平也表示,前期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多強調“又快、又好”,講究“高大上”,使得充電樁分布不合理、僵尸樁比比皆是。“例如部分充電樁布局過于集中,在停車場“排排坐”,好看是好看,但花錢花了,利用率卻不高。用戶不用,充電樁運營企業不賺錢,無奈提高充電服務費,導致用戶更不愿使用,陷入死循環。”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近3000家充電樁運營企業,其中多為中小型企業,在巨大的建設、運營成本下,盈利狀況并不樂觀。即便是處于頭部的企業——特來電,也在成立的第9年,才實現盈利。根據特銳德不久前發布的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8億~5.17億元,同比增長50%~90%。據東海證券統計,特來電2023年充電樁利用率為9.05%,高于行業平均的6.72%。
想要活下去,提升充電樁利用率無疑是壓在眾多充電樁運營商心頭的一塊巨石。對此,曹廣平認為,充電樁布局應當“散亂差”,才能更好地服務用戶。“散”就是要“散”到老百姓身邊,不能過于集中,否則必然導致車輛找樁、尋位、停車不便,用戶使用率自然不高;“亂”即要打破充電樁只為電動汽車服務的嚴格對應關系,充電樁也可以為電動汽車之外的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電動環衛車、電動工程車以及割草機、筆記本電腦、手機等進行充電,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老百姓的用電需求。“差”則是要降低建樁成本,積極接受和推廣小型、簡易的充電樁,包括壁掛式充電樁以及掃碼充電插座等,實現降本提效。
政策管理瞄準使用環節
為解決車主用車中的現實難題,推動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的著力點逐步從購買環節轉向使用環節。今年以來,關于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的政策、措施頻發,有望改善新能源汽車的充換電使用環境。
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加快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不斷優化完善充電網絡布局,加快重點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運營服務水平,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充電基礎設施下鄉問題上,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示范縣和示范鄉鎮”申報工作的通知》,提出力爭到2025年底,示范縣鄉因地制宜建成布局合理、快慢結合、適度超前的充電網絡體系,推動實現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充電樁“鄉鄉全覆蓋”的基本要求。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也指出,要加強重點村鎮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規劃建設。
針對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建設,劉鍇認為,相關政策、措施要有針對性,聚焦城市目的地(居住區、辦公區等)、高速公路及沿線、鄉鎮農村等更加具體和細分的充電需求場景,加強充電設施供給,建設形成城市面狀、公路線狀、鄉村點狀布局的充電網絡,讓新能源汽車“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鄉”。
首先,大中型以上城市經營性停車場具備規范充電條件的車位比例力爭超過城市注冊電動汽車比例。劉鍇提出,要重點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密建設充電網絡,打造聯通區域主要城市的快速充電網絡。
其次,以城市為單位加快制定居住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指南,落實街道辦事處、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管理機構責任,建立“一站式”協調推動和投訴處理機制,積極推進居住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在新建居住區嚴格落實充電基礎設施配建要求,確保固定車位按規定100%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滿足直接裝表接電要求。
第三,針對日益增長的長途自駕需求,進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及沿線的充電服務保障能力,在新建高速公路服務區應同步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并加強大功率充電設施的應用。
第四,在建設農村地區充電網絡方面,還需加快在大型村鎮、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規劃布局充電網絡,大力推動在鄉鎮機關、企事業單位、商業建筑、交通樞紐場站、公共停車場、物流基地等區域布局建設公共充電基礎設施。
此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政府在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時要打開思路,如在一定程度上減免新能源車主停車費、充電費、通行費等,創設更好的使用環境,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
文:張奕雯 編輯:陳偉 版式:趙方婷
給小編加個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