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發展看東風】新興業務壯大發展動能
2020年10月,嵐圖首款量產車完成高溫高原測試
(記者 王欣然)2020年11月25日,嵐圖汽車首款高端智能電動SUV在武漢預生產下線。這距離7月17日嵐圖汽車科技公司正式成立,僅僅過去了4個多月。
作為央企首個高端電動品牌,嵐圖是東風以高端新能源拓展事業布局,向汽車產業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實現自主事業和新興業務領先的重要載體。
面對加速演進的汽車產業技術變革,“十三五”以來,東風公司加快布局和發展新一代汽車,穩步拓展出行服務業務,加快“三電”核心技術突破,著力培育壯大未來發展新動能。
搶占發展制高點,新能源汽車“三電”資源布局基本完成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車企爭奪的發展制高點。
“要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加快掌控核心技術與資源,推進新能源汽車事業發展。”在東風公司2018年戰略研討會上,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指出。
在此次研討會上,東風公司進一步明確了新能源事業的發展思路,明晰了工業化布局。東風公司新能源事業將按照“乘商并舉,自主與合資協同發展;以BEV、PHEV、FCV多元化技術路線應對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建立‘三電’及燃料電池總成的研發及產業化體系;建設新能源創新營銷體系”的發展思路,奮力推動卓越東風建設落地生根。
要搶占新能源汽車發展先機,新能源汽車的核心“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技術,就顯得尤為關鍵。
2020年1月11日,竺延風為東風公司前瞻技術研究院、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授牌。其中,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東風新能源事業的重要陣地,致力于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制造及銷售,具有完整的“三電”開發及試驗驗證能力。
“十三五”期間,東風在新能源關鍵核心總成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三電”資源布局基本形成,“三電”領域的工業化和業務運營能力快速形成。
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一號、二號園區建設快速推進。截至目前,一號園區和二號園區一期建設基本完成,形成了“三電”完整的產品開發、試驗驗證、制造銷售、匹配服務全價值鏈經營能力,具備40萬套電控、28萬套電機及驅動總成、10萬套電池系統的產能,30萬套IGBT能力建設全面展開。新能源扁線電機生產線加速建設,整體水平行業先進。未來將形成200萬套各類電驅系統和燃料電池動力總成的制造能力。
兩個園區組建了自主核心的“三電”供應鏈,主要為武漢地區各整車企業提供制造服務,為東風集團提供電池系統產品設計服務。
為尋求在“三電”領域的更大突破,東風加大與一流廠商的合作力度,東風電機、東風時代、東風航盛等公司紛紛成立,為東風新能源汽車整車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新能源核心產品平臺逐步完善。按照“生產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的開發思路,東風堅持產品開發模塊化、平臺化、集成化,打造了純電驅動平臺和混合動力平臺。
同時,東風加快啟動智能網聯和氫燃料業務,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技術能力持續提升,競爭新優勢正在形成。
推動品牌向上,新能源汽車研發及產業化加快推進
2020年11月25日,嵐圖汽車中大型高端智能電動SUV在武漢預生產下線。自7月29日嵐圖品牌戰略發布到11月25日預生產下線,歷時120天,量產落地速度創下汽車行業最快紀錄。
在汽車行業迎來百年變局,技術創新與信息爆炸打開汽車“五化”窗口之際,東風加速品牌向上,尋找發展新動能。
承載東風品牌向上的力量,嵐圖生產制造和質量體系快速進入實質性運營階段。今年12月18日,嵐圖首款量產車——定位為零焦慮中大型智能電動SUV的嵐圖iFree,將在深圳全球首秀。
嵐圖,是東風公司基于汽車“五化”趨勢下的必然探索。聚焦“五化”、走向高端,對于東風公司來說,這是品牌向上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面向“十四五”的重要布局。
“十三五”以來,東風以“五化歸一車、一車通四網”思想為引領,積極開展“新一代汽車”的開發,新能源汽車研發及產業化是重中之重。
2019年,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整體下滑的背景下,東風公司新能源車銷量逆勢上揚,同比增長5.4%。
“十三五”期間,東風在新能源領域推出的產品覆蓋了行業各個細分市場,形成高、中、經濟型全系列布局,產業化能力不斷增強。
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相繼推出了東風風神E30系列純電動轎車、A60 EV純電動轎車、E70超級純電動轎車。于2018年11月上市的純電動車東風風神E70 500,60km/h等速工況下的最大續航里程達550公里。東風風神E70周年版車型,實現了“充電10分鐘,續航百公里”。東風風神全新一代AX7 插電式混動等車型完成開發。東風啟辰2019年上市的三款電動車T60EV、D60EV和e30組成EV家族,實現了啟辰電動車戰略由單品向體系化的進階。
2017年12月,東風公司和雷諾-日產聯盟組建成立的合資公司易捷特在十堰注冊成立。易捷特項目于2019年10月投產,主要生產雷諾、啟辰、風光、風神、風行等新能源乘用車,具有年產12萬輛的生產能力。
東風商用車純電動商品行業領先,率先投放混合動力商品,智能化商品實現多場景示范運營。2018年,東風商用車新能源純電動環衛車開始銷售,目前在細分市場市占率排名第一,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成為中重卡行業中最先實現純電動卡車商品化大批量銷售的企業。2020年,東風商用車首批東風天龍KL油電混合動力牽引車正式推出。
在輕卡方面,東風汽車股份基于純正電動車平臺開發的全新一代純電動智慧物流輕卡——東風凱普特e星,于今年9月上市。
戰略性布局智慧出行新業務 出行服務業務穩步拓展
在“十三五”規劃中,東風把企業的定位從傳統的汽車制造商,調整為“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優質汽車產品和服務的卓越企業”,致力以智慧汽車和智慧出行,為客戶和社會開創美好新生活,探索面向未來發展的新動能。
“十三五”期間,東風在出行領域的戰略定位和業務布局逐步清晰,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為載體,布局了東風出行、T3出行、東風易微享等共享出行平臺。
2018年,東風公司取得第一張網約車經營許可證,網約車業務同步上線。東風暢行自主構建出行服務平臺,打造“東風出行”品牌,開啟東風公司出行業務新篇章。
2020截至目前,東風出行平臺已累計為200萬注冊用戶提供出行服務,日均總單量超10萬單。
作為東風戰略轉型的探索者和先行軍,東風出行穩步推進商業模式探索——響應市場需求,構建快車、專車、租車、出租車等產品矩陣,成功打造小城樣板十堰,大城樣板武漢,智慧城襄陽;上線東風暢行商旅平臺,完成了全供應鏈覆蓋。
東風暢行還以出行為依托,積極開拓售后各類業務,探索充換電業務,打造換電車輛、換電機構、換電平臺與換電站共同體,構建包含主機廠、電池廠商、換電運營企業等主體的智慧能源生態;挖掘人和車的數據價值,逐漸孵化售后服務商、能源管理商和科技服務商等新的業務生態。
聚焦車輛全生命周期管理,東風暢行聯合上下游企業,構建出行生態圈,推動司機和乘客端的東風出行平臺、車輛端的東風運維平臺和東風充電平臺實現“三網融合”,充電樁接入數量位居湖北省內第一。
基于出行平臺,東風暢行還將最大化利用運營車輛全生命周期數據,積極開拓水平業務,為東風全品系新能源乘用車提供預測性維保、二手車、再制造等完好率服務,在滿足出行業務降本增效的需求外,反哺主業,成為新的盈利增長點。
致力于從汽車制造商向出行服務綜合提供商轉型,積極構建出行服務新生態,推進一站式出行和智慧城市建設落地,東風公司與襄陽市、華為公司攜手打造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共同推進漢江經濟帶新一代汽車產業走廊建設。
從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到聚焦核心“三電”、出行服務、數據運營,再到布局智能網聯、氫燃料電池、高端新能源品牌,構建智慧出行生態,新興業務的謀篇布局,正在為東風未來發展積蓄強大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