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與腦力的碰撞
7月14日-16日,公司2022年職工技能競賽CAE計算機輔助工程競賽項目決賽在公司技術中心舉行。經過理論測試、實際技能操作測試和答辯評審,東風日產黃耀鵬、王輝永,東風商用車丁培林、蘇歡,東風商用車師占雨、黃嘉靖,嵐圖汽車段文立、劉國平,公司技術中心宋曉穎、詹雙喜,公司技術中心張家智、楊帆,東風日產張俊凱、劉淵久,東風本田汪念、陳欣組合分獲前八名。
據介紹,當前汽車產品加速迭代,項目開發周期不斷縮短,CAE數字化仿真的應用前景更為廣闊,并成為降低研發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2016年,CAE計算機輔助工程競賽項目首次納入公司級職工技能競賽,今年是第四屆了。該項賽事為虛擬仿真技術人才展示能力、鉆研專業、交流技藝提供了平臺。通過競賽,公司一批批優秀的虛擬仿真技術人才脫穎而出,推動東風CAE專業水平逐年提升。
有別于公司職工技能競賽其他項目的比賽,CAE競賽是一場算法與腦力的碰撞,是無聲的技術大比拼。為進一步以賽促學,激發工程師創新創效的熱情,培養業務過硬、技能全面的CAE人才,圍繞客戶需求和各領域工作難點,本屆CAE技能競賽在總結和借鑒行業競賽經驗的基礎上,對賽制進行了改進:賽事組隊模式從單人賽向團隊賽(CAE+其他專業)轉變;命題思路側重點從基礎技能、結構優化技能向技術手段的工程應用能力和產品開發服務轉變;參賽領域由單一領域向多領域擴展,鼓勵多學科聯合仿真和“五化”領域新仿真專業(例如EMC電磁兼容仿真、智能駕駛仿真等)組合參賽,參與度有所提高。
本屆比賽,來自公司旗下12家單位的23支參賽隊伍、46名仿真技術精英參加決賽。15日上午九點整,在公司技術中心T創實驗室考場內,隨著裁判長一聲令下,3個半小時的實際技能操作測試正式開始。實際技能操作考核采用上機考試的方式,主要考核參賽選手的CAE基礎操作技能和應用CAE技術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參賽小組每組兩人,他們緊盯電腦屏幕,凝神思索,相互協作,認真答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仿真建模圖形和PPT文檔逐漸完善。
公司技術中心參賽選手、質量驗證中心虛擬驗證室結構耐久仿真工程師詹雙喜,公司技術中心架構中心CFD(流體動力學仿真)工程師宋曉穎是工作中的“老搭檔”。他們表示:“在這次比賽中,我們完成了新能源車型超低風阻的優化方案,并通過對參數進行自動化數模優化,提升了數據結果獲取的速度。這個方法也可以應用到日常的項目開發中,提高項目開發效率,節省人力工時。”
走出考場,東風模沖參賽選手尹士東和游萬立告訴記者:“東風模沖沖壓業務需要圍繞車身材料的輕量化開展技術創新創效。基于本專業實際,我們在比賽中完成了用鋁板代替鋼材來實現輕量化目標的工業化模擬仿真。參賽內容和日常研發工作的內容契合度很高,比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以賽促學、溝通交流的良好平臺,感覺非常有意義。”
公司CAE技術委員會副總師、CAE競賽項目命題委員會組長屈新田介紹,本次大賽采取半開放式命題形式,選手圍繞汽車“五化”主題,結合本崗工作實際,自行選定參賽題目。“在汽車開發過程中,單一學科能解決的實際問題非常有限,往往需要跨學科、跨領域協同配合,才能解決一個工程問題。這種‘團隊作戰’、多學科融合的競賽形式,更貼近研發和工程制造的實際。在本次比賽中,碰撞安全、NVH、空氣動力學、智能網聯、自動駕駛領域等新興領域都參與進來了,希望本次比賽成為各單位、各專業之間業務交流的平臺,起到以賽促交流、以賽促研發的目的。”屈新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