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新能源汽車基地相繼落地背后:立足中國的造車大局
“風馳電掣”可以形容車輛行駛很快,也同樣可以用來形容恒大造車的行動迅捷。距離與廣州市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僅四天后,恒大又將造車版圖延伸至沈陽,與沈陽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全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沈陽的布局。
其實通過不斷在全球各地一路布局之后,恒大已經打造出新能源汽車頂尖全產業鏈,并在瑞典特羅爾海坦,中國天津、上海以及剛剛聯姻的廣州,擁有了生產基地。如今在沈陽同樣斥巨資建立新的生產基地,恒大的新能源汽車帝國究竟有著怎樣藍圖?下面三個問題的答案將為你揭曉謎底。
唐一軍省長歡迎許家印一行
問題一:為什么是沈陽?
事物的扎根發展需要適宜的“土壤”,新能源汽車亦是如此。
沈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大產業基礎和集群優勢無疑是最適合恒大造車的熱土。據了解,沈陽作為我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擁有堅實的裝備制造業基礎、雄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和完備的汽車產業體系。加上近期已先后有一汽普雷特集團、華晨寶馬集團、北汽集團在沈陽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因此形成了強大的集群優勢。
與此同時,根據規劃,沈陽將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推進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和動力電池基地建設,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加快打造中國重要的汽車產業中心。這一發展方向,則與恒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雄心壯志與不謀而合。
更為重要的是,東北振興一直是我國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沈陽又是東北重鎮,與之全面合作無疑是助力東北振興的絕佳窗口。
唐一軍省長與許家印親切交流
問題二:恒大與沈陽將如何攪動新能源汽車行業?
汽車行業是一個技術驅動型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誰擁有更先進的更多的技術,誰就掌握了話語權。
在此次合作之前,恒大就已通過入主瑞典NEVS、牽手科尼賽克、入主日本卡耐、收購荷蘭e-Traction和英國Protean等一系列動作,獲得了整車研發制造、動力電池、商用車和乘用車輪轂電機的頂級技術,并通過入股廣匯一舉打通了銷售渠道,構建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此次相繼與廣州和沈陽達成戰略合作,則進一步夯實研發和生產實力。
未來,恒大與沈陽優勢疊加產生的協同效應,將極大助力沈陽市經濟轉型及產業升級,同時也為恒大實現“力爭在3-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增添重要砝碼,讓國人看到一個世界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正在崛起。
唐一軍省長會晤許家印一行
問題三:恒大究竟在下一盤什么棋?
仔細研究不難發現,恒大的造車史也是其立足于中國布局全球的“進化史”。從瑞典到日本到荷蘭再到英國,恒大掌握的都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最頂尖的技術;無論是廣州還是沈陽,當地深厚汽車工業基礎都將成為恒大造車不可或缺的有利條件。至此,這些板塊共同構筑起了恒大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產業版圖。
可以說,恒大完備且先進的全產業鏈布局、全球頂尖的造車技術、雄厚的資本實力,以及扎實的研發生產能力,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更多新可能,這何嘗不是企業家商業智慧與城市創新發展的雙贏。
沈陽市與恒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注:圖片由恒大授權中國日報網使用)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