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一趟高速,純電動汽車的優缺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前后開了6年純電動汽車,有話想吐槽,純電動汽車優勢明顯但3大痛點才是硬傷,個個戳心,優勢在硬傷面前真心不值一提,選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要三思。
跑一趟高速,純電動汽車的優缺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6年前的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太短,普遍都在300公里范圍內,充電樁太少,也就沒有奢望跑長途,那時候入手純電動汽車更多是“嘗鮮”,不過最近這兩年,很多車型續航已經長達700多公里,甚至有些車企宣布純電續航1000公里,可是車主的痛點從來沒有改變。
去年春節期間要到外地辦事,家里的燃油車被親戚開出去玩,只能開純電動汽車,跑了一趟高速,什么動力性能、舒適性、智能輔助駕駛全都不堪一擊。
單程350公里左右,充滿電nedc顯示續航里程大概有560公里左右,按照以往城市周邊用車經驗,實際續航打7.5折左右,可以跑420公里左右,計劃即將到目的地時充電,天氣比較冷,幾乎是零下四五度,全程開著暖空調。
大概跑了240公里左右,第四代發現(參數|圖片)剩余續航只有140公里左右,相當于實際續航打5.5折左右,顯然電量不夠到目的地,于是導航到最近的服務區,準備補一補電。剛到服務區,就看到十幾個純電動車主正在排隊充電。
如果每個人都使用快充,每人充電1小時,等排到自己也需要至少兩三個小時,于是又看了下一個服務區,距離大概40多公里,此時剩余續航還有100公里左右,想著電量能堅持到下一個服務區。
開了20多公里,此時剩余續航只有50公里左右,按照這樣的速度,電量很可能不夠用,為了省電,只能關閉空調,行駛在慢車道上,車速也只能降到八九十,天氣太冷,不一會手腳凍得快受不了,只能開幾分鐘暖空調。
行駛幾百米就要看看剩余續航里程,那一刻我承認“續航焦慮癥”真的來了,慶幸堅持到了服務區,可依然看到有車輛排隊充電,服務區一共10多個充電樁,兩個壞的,1個提示不兼容,4個快充樁,剩下的都是慢充樁,沒辦法,只能排隊等待充電。
原本4個多小時的路程,開純電動汽車花了近8個小時,這一次之后超過200公里的路程再也不想開純電動汽車了,費時、費心、費力。
仔細想想,辛辛苦苦攢錢花二三十萬買一輛車,原本用來享受的,不曾想卻帶來那么多煩惱,各種條件限制,城市周邊用車確實很香,但跑長途高速幾乎成為“奢望”,還不如一輛幾萬的燃油車。
充電難、充電慢,充電太心酸
前幾年,純電動汽車剛流行那會,想要安裝一個充電樁,各個部門,各種手續,有朋友說前后跑了十多趟,花了近2個月才把充電樁安裝好,雖然這兩年安裝充電樁越來越簡單,但很多小區的物業要求車主必須要有產權車位。
同時,車位離主電源不能太遠,還需要檢測線路安全等問題,簡單來說,只有買車位的車主才可以在自家車位上安裝充電樁,如果是短租或者長租車位,需要業主簽“免責協議”,當然,一般的業主肯定不會為了租客而簽責任書,自然租客也就無法安裝充電樁。
除了家用充電樁,日常少不了到外面公用充電樁充電,現在的充電樁,別看官方公布了很多充電樁,實際上,主要都在一二三線城市,城市中又主要集中在人流密集的住宅區、商業區、辦公區等黃金地段,這些地方充電的車主總是有很多。
排除不兼容、壞的充電樁,剩下慢充和快充樁,在外面充電,優先都是使用快充,一般快充少則40分鐘多則1-2小時,總不能一直在車上等充電吧,可是想要先去辦事,又擔心沒按時回來取車而多收超時費用,總之,外面充電確實不省心。
8年后算一筆經濟賬,會發現“省油”卻不省錢
純電動汽車一直以來給我們的印象都是“很省錢”,畢竟電費遠比油費便宜,純電動汽車百公里耗電一般在14-20度,以16度為例,如果使用家用充電樁,一般晚上到夜間充電,平均算5毛一度電,如果使用外面公用充電樁,一度電大概需要1.5元左右,平均算下來,百公里花費大概為12元。
假設一年行駛1.5萬公里,一輛車使用8年,電費總共花費大約為15000元。
同樣,一輛燃油車8年行駛15萬公里,假設加92號汽油,百公里油耗為8升,8.5元/L,這樣算下來,8年油費大概花費約8萬,看似純電動汽車比燃油車節省了6.5萬元,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首先,對比同一款燃油車和純電動汽車,會發現純電動汽車新車比同款燃油車貴至少4萬以上,其次,純電動汽車二手保值率較低,雖然前兩年保值率還可以,但三五年以后,同樣20萬的兩款車,燃油車至少可以賣13萬以上,而純電動汽車可能8萬都沒人愿意購買,相當于純電動汽車又虧了至少四五萬以上。
最后,純電動汽車每年車險平均比同價位燃油車貴至少2000+,雖然純電動汽車保養費用比燃油車便宜,但相差也不出1萬。這還不算8年后純電動汽車電池是否需要自費更換的問題。
總之,純電動汽車省下來的油錢遠不及燃油車省下來的錢多,一句話省油不省錢。
雖然純電動汽車有這樣一些不足之處,但它的優勢也很明顯,如果是追求汽車動力性能的車主,那相同價位,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遠超同級燃油車,可以說20萬的純電動汽車,論動力性能,完全碾壓四五十萬的燃油車。
其次,純電動汽車依靠電池供電,電機驅動,加之車身結構設計有利于降低風阻,坐在車里感覺很安靜,完全沒有燃油發動機抖動感、噪音等干擾。
最后,可以享受“綠牌”,不限行、不限號,同時科技感十足,智能交互系統,輔助駕駛等都是它的亮點,在很多限行、限牌的一二線城市,買車容易上牌難,有朋友吐槽說,搖號兩三年了還沒有上牌,這些問題對于純電動、插電混動車型來說都不是事。
總之,當前階段,純電動汽車優勢與缺點并存,充電等相關基礎配套設施還不夠完善,想要跑長途高速,有太多不確定因素,還是需要提前做好安排,避免因為續航問題而耽誤事,換句話來說,當前階段,純電動汽車更適合家里已經有一輛燃油車,第二臺入手純電動汽車,這算是較為完美的用車組合。